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8节 (第1/3页)
只是这些待崔璟忠心耿耿的看门狗们,仍然不知具体而已,虽也听到了风声,但还在试图打听崔璟的下落。 “正是。”虞副将露出欣然笑意:“我等未至滑州,便于中途见到了大都督!” 李献眼神微变,而后即为意外之色掩盖:“……当真?” 又连忙问:“既如此,崔大都督此时人在何处?是否一切无恙?” “大都督仍有伤势在身,但已无大碍。”虞副将继续往下说道:“我等见到大都督之后,便欲赶回洛阳见李将军,谁知中途遇到了徐正业的一万骑兵,我等不敌,险遭不测,好在有宁远将军一路追击徐正业而来,斩杀了徐正业,才化解了我等困局。” 话不算长,但落在李献耳中,值得思索之处却是太多了。 李献身侧的军师心绪几经沉坠,脸上却很快浮现笑意:“崔大都督既平安无事,那便再好不过了……这段时日军中时有谣言流传,现下崔大都督安然无恙,这谣言便可不攻自破了。” “正是了。”李献缓缓舒了口气,神情变得轻松起来:“照此说来,崔大都督此刻是与宁远将军等将士们在一处了?” “是,彼时大都督带我等随同宁远将军赶回战场,一同处理战后事宜。”虞副将道:“如今应在率军赶往汴州的路上。” “汴州官员为宁远将军设下了贺功宴,汴州胡刺史邀大都督同往,盛情难却。”虞副将笑着传达道:“大都督特让属下回洛阳报平安,另邀李将军一同去往汴州共贺此次汴水大捷!” 在常岁宁和崔璟看来,如今各处都在庆贺,若独独漏掉了奉旨领兵而来的李献,自然是不妥的,而不妥之外,也无必要刻意行冷待之举。 然而这个邀请落在李献耳中,却满含讽刺与炫耀。 他无声摩挲着拇指上的紫玉扳指,笑着道:“如此大捷,如此奇功,是当大贺。” “崔大都督平安无事,可谓双喜临门,虞副将且尽快将此好消息告知军中上下,以安人心。”他笑着道:“待我安排好军中事务,便动身赶往汴州,前去拜见崔大都督。” 虞副将抱拳应“是”,很快退了出去。 帐中有着短暂的沉默,这沉默中,充斥着阴沉之气。 “将军……”军师斟酌着开口。 “崔大都督……”李献慢慢地喟叹一声:“大难不死啊,他总是这般好运气。” 或者说,这“大难不死”四字本身,及前后经过,当真如表面看来这般简单吗? 但无论如何,崔璟都活着回来了……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比任何事实都要棘手的事实。 本已经“死掉”的人,就应该安安静静地奔赴黄泉才对……突然回来,实在不是什么令人开心的事情啊。 军师眉头紧锁。 方才他还在宽慰将军,一时的战功算不上什么,玄策军的兵权才是重中之重,可现下…… 战功没有了,军权…… 此番将军并无建树,未曾以战功立下威信名号,偏偏崔璟又活着出现在了人前,便是圣人,也没有办法、更无名目直接将玄策军的兵权交托给将军。 原本势在必得的一切,此刻全部突然落空了。 军师唯有劝道:“将军不必着急,须知圣心所在,才是最终的归宿所在……迟一些而已,将军还须沉着冷静耐心等待。” “耐心……”李献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我最不缺的便是耐心了。” “是,将军向来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军师道:“正因有将军这数年来在南境的不辞劳苦与沉定忍耐,才得了圣人另眼相待。” 言毕,才往下问道:“将军……要去汴州与他们共贺吗?” “要去,当然要去。”李献含笑道:“我既奉旨而来,便代表着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