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7节 (第1/2页)
楚行欲言又止。 常家是一门正气,但万一被郎君吸走的太多了呢?毕竟郎君正气过了头…… 很快金副将走过来:“将军,天黑前便可抵达滁州——不过前方斥候来报,有一支百人队伍自滁州方向而来,似是滁州官府中人。” 滁州官府? 常阔思索间,常岁宁拎着水壶走了过来。 父女二人就滁州之事商议了一番。 他们若要以最快的速度截下李逸,便绕不开滁州。从滁州借道,是最快的一条路。 但常岁宁觉着,既然来都来了,除了借道之外,不如再顺便借点别的。 商议妥当之后,便上马继续往前赶路。 路上,楚行不知何时驱马跟在了常岁宁身边。 常岁宁便转头看他:“楚叔的伤可都还好?” “多谢女郎关心,未曾伤在要紧处。”楚行随后也关心起她来,从身体伤势,到心理状况。 “女郎第一次上战场便立下如此大功,可谓一战成名,实属罕见。”楚行先感慨了一句,才试探问:“不知女郎杀敌时,可曾觉得害怕?” 常岁宁一句“不怕”到了嘴边,及时打住。 “害怕。”她看了眼左右,又向楚行靠近了些,才压低声音道:“第一次杀敌后,我躲起来哭了很久,足足一夜未睡,浑身冷汗似从水里洗过,双手发抖牙关也打颤。” 楚行心中一喜,好事啊。 常岁宁又补一句:“还发了一整夜的噩梦。” 楚行点头,刚要安慰她这很正常,旋即又觉不对:“……女郎不是说一夜未睡?” 没睡哪儿来的噩梦? 常岁宁面不改色:“第一夜未睡,第二夜发噩梦。” 区区张口便来的时间排布管理而已。 楚行了然。 “女郎莫怕,战场之上生死皆有定数,各有立场,死伤难以避免……”他先安慰一句,才又道:“但万物有灵,人为万灵之首,人命可杀不可虐,可擅杀敌却不可滥杀嗜杀……还需存有敬畏之心,方是长远之道。” 常岁宁看起来很受用地点头:“我记下了。” 楚行心下稍安,但也未放松警惕,他自觉肩上担子很重,务要引导女郎走上正途。 察觉到楚行的想法,常岁宁很担心他会每天给自己来一个宣扬人性真善美的睡前故事。 如此又行二十余里,迎面遇到了金副将提到的那一行自滁州而出的百人队伍。 车马停下,一辆马车中走下来了一道身穿官服的中年男人身影,约四十余岁,生得面孔周正。 男人上前施礼:“下官滁州刺史韦浚,久仰常大将军威名!今听闻下县官员相报,得知常大将军途经滁州,特出城前来相迎!” 常阔意外抬眉,露出一丝笑意:“怎劳得韦刺史亲自前来!” “下官听闻常大将军保下和州,击退徐军,心中实是大松了一口气,又实在仰慕常大将军骁勇大义——” 又有几人上前行礼,一番寒暄罢,末了韦浚再施一礼,抬手诚意相邀:“如常大将军与诸位将军不嫌弃滁州寒微,可在滁州歇整一番,下官已令人备下了接风宴。” 行军途中得沿途地方官员招待,历来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像常阔这等刚打了胜仗的,自更加不缺见风使舵之人。 常阔面上思索一瞬,而后抬手抱拳:“恭敬不如从命,那便叨扰韦刺史了!” 又道:“恰好常某另有一事想与韦刺史商议。” 韦浚面色一正,便提议常阔可与他同乘马车,路上更便于说话。 常阔未有拒绝。 一行人就此往滁州城而去,路上,一名骑马而行的滁州武官,同为首的楚行问起了和州。 楚行解释道:“楚某此前并未随我家将军一同去往和州,故对和州之事所知不多。” 说着,看向身侧:“论起和州事,我家女郎最是清楚不过了。” 女郎? 听得这二字,那武官看向那马上的少年人,一瞬间恍然:“莫非这位便是常家女郎?” “正是。”常岁宁朝他友善一笑:“不知厉参军想问什么?” 在方才彼此行礼寒暄时,那位滁州刺史已经点明了这男子身份,此人乃滁州司兵参军,姓厉。 刺史虽为一州之首,但地方军务多由参军执掌,于是常岁宁便又犯了喜好与人结善缘的老毛病。 这位厉参军显然也听过了她在和州之事,此刻看向她的眼神虽有惊讶,却无丝毫轻视。 好一会儿,他才开口,却是先问了云家之事。 常岁宁并不意外。 她曾听云回说过,云刺史生前与滁州参军有旧交,和州起初遇困时,云刺史便曾着人往滁州求援,但未得回信。 听常岁宁说起云家母子护城之举,厉参军沉默许久,眼底藏着愧责之色。 未去支援和州,是他心中的一个结,这个结,随着好友之死,便再无解开的可能。 他也不知自己此时再问这些还有何意义。 “和州城保住了就好。”半晌,他只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