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1节 (第1/2页)
“也不算是正经学过。”娄氏道:“但我家中父亲生前曾为戍边武官,我自幼跟在父亲身边,父亲得闲时便教过一些骑射和拳脚功夫。” 说到这里,笑了笑:“我与夫君乃是自幼定下的娃娃亲,父亲便说,若来日他待我不好,我便可以将他揍得服服帖帖……若我实在揍不服帖呢,便还能骑上马回娘家去,将父亲驮去,让父亲来揍。” 可惜啊,她的父亲走得很早。 但是呢,她的夫君对她很好,无需她来揍,便自行服帖得很彻底,叫她一身功夫没能派上用场。 后来她生了儿子,便想着还有儿子可揍,总归有她用武之地,但谁知三个儿子皆随了夫君,一个比一个服帖。 尤其是她的长子,自幼便怀君子之风,年满十八,亲事已经定下,婚服也已裁好,本该与心上人成家,然后奔赴光明前程…… 但这一切从徐正业起兵开始,便戛然停顿,而后崩塌涅灭。 而她如何也想不到,她这幼时便习来的功夫,最后的归宿和用处,竟会是在战场之上。 常岁宁不太擅长安慰人,只能轻声道:“夫人节哀。” 娄氏轻点头。 也无妨,她或许很快便可以再见到夫君和长子了。 那日她抱着夫君和长子的尸身,曾说过让他们先行一步,待尽完应尽之责,她便会去寻他们。 她不欲让面前的女孩子费心安慰自己,便主动揭去这个话题,转而认真称赞道:“之前便听闻过常娘子有才名……但不曾想,在战场之上更是巾帼不让须眉。” 但又不仅如此,她知道,近日城中诸多决策与细则中,也多有这个女孩子的影子。 此时,堂外有说话声与脚步声传近。 是常阔,和送他回来的云回。 二人深夜议事,路上又将诸事对了一遍。 云回见母亲在此,略有些意外。 娄氏向常阔行礼,郑重道谢罢,笑着道:“……方才正说呢,常大将军教女之道实在高明,我也当真好奇,常大将军究竟如何才养出了这般样样出色的女郎。” 常阔捋了捋大胡子,笑而不语。 这高明之处嘛,主要就在于他也不知道怎么养出来的,主打一个稀里糊涂。 若果真要他给出一个解释的话,那便只能是:“都是天生的,随便养了养……” 娄氏不禁失笑:“随便养一养尚且如此出色,若不随便,那还得了?” 云回在旁听得摸不着头脑,阿娘为何要一直和常大将军聊一个不在场的人? 且阿娘说话间,一直望着常郎君作甚? 娄氏未有再多言久留:“常大将军与常小娘子辛劳整日,还请早些歇息,我与阿回便不叨扰了。” 云回:“……?” 常阔点头:“娄夫人慢走。” 云回想问却只能先跟着阿娘行礼退去,待出了小院,实在忍不住问:“……阿娘方才一直挂在嘴边的常小娘子,究竟人在何处?” 娄氏脚下一顿,正色看向儿子,抬手先探了探他的额头。 云回:“……阿娘?” “阿回啊,你只管告诉阿娘,你是脑子不爽利,还是眼睛不舒服?”娄氏关切询问。 “儿子一切都好!” 仆妇也正色以待:“那……常娘子一直就站在堂中,郎君怎地瞧不见?” 难不成郎君是在战场上带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回来,影响神智了? 相同的想法也出现在云回的脑海里——他匪夷所思地看着同样匪夷所思看着他的阿娘和仆妇。 仆妇按捺不住去折少年郎中指的冲动:“夫人,可要婢子试一试二郎君……” 在她的家乡,若想试探一个人是否被不干净的东西附体,用力弯折对方中指便有分晓! 娄氏示意她先别急,认真问儿子:“那你告诉阿娘,方才除了你与常大将军,及阿娘之外,堂中是否还有一人?” “当然,常郎君也在!”云回不明白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里。 娄氏:“……” 她总算明白了。 此事的离奇之处不在神神鬼鬼,而在儿子的脑子上。 仆妇反应过来之后,啼笑皆非:“哪儿有什么常郎君呀,那不就是常家女郎吗?” 娄氏叹气:“合着你今日与我提起时,将人称之为‘常郎君’,并不是在下人面前,有意替人家遮掩女儿家的身份啊。” 他是真的不知道人家是女孩子! 云回好似遭雷劈了一遭,脑子一时还有些转不过来。 此一刻,他宛若一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