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5节 (第2/2页)
审,放常岁安出狱,更是圣人亲口示下…… 局面扭转的突然且彻底,那两名狱卒此刻又哪里还敢再抱有侥幸之心,只能惊惶求饶,说出实情。 “小人们只是听从韩少卿之命行事而已!” “没错……那供罪书,也是韩少卿趁常家郎君昏迷之时,命我等拿着常家郎君的手指画的押!” 常岁宁未再听下去,她对这罪名最终落在何人身上并不好奇,无论是谁,都只是一个名字一个官职,一把刀而已。 这把刀如何用,如何弃,都是既定之事。 阿点已将常岁安尽量小心地背了起来,出了牢房。 魏叔易让人将那两名狱卒暂时带下去关押,跟上常岁宁:“常郎君的伤……” 常岁宁:“我们回府治。” 此处潮湿多虫鼠,在这里撕开血衣治伤,只会让伤口再次暴露。 “也好。”魏叔易跟着她出了地牢,他本想说他会处置好一切,但到嘴边又觉得无意义,此乃他的职责所在,况且内里究竟如何,他和她都很清楚,这种场面话又何必多说。 常岁宁:“魏侍郎尚有公务在身,便不必送了。” “公务如何处置,已无悬念。”魏叔易道:“再者,送常郎君平安离开大理寺,也是我的公务。” 他说着,抬手示意询问道:“常娘子,可否随我从此处离开?” 常岁宁看向他示意的方向,摇了头:“不可。” 魏叔易看着她。 那少女语气不重,却无转圜余地:“魏侍郎,我阿兄被押来大理寺时,是在去往玄策府的路上。彼时众目睽睽之下,他以杀人凶手的身份被押来此处——所以,现下我也要带着阿兄从大理寺正门堂堂正正地离开。” 这公道,理应是完整的,彻底的还给她阿兄。 她当然知道以阿兄这般模样出现在众人之前,会引起怎样的轰动与议论,但她需要这些议论,她需要帝王不得不做给世人看的愧疚和弥补,以换取更多她和阿兄接下来所需要的喘息余地。 “立场使然,若魏侍郎觉得为难——”她也算是善解人意,提议道:“也可以试着拦一拦。” 魏叔易无奈失笑:“此等平白讨打之事……魏某也不是非试不可。” “侧门也好,正门也罢——”青年侍郎抬手,换了个方向:“魏某都送常娘子。” 一名狱卒躲在不远处的墙角后,悄悄目送着一行人走远,看了眼自己手中沉甸甸的食盒,莫名有点犯愁。 常郎君这就走了,他辛辛苦苦熬的这一大盆粥谁来喝啊? 这个想法刚在心里成形,狱卒就抬手拍了一把自己的额头。 想什么呢,常郎君能离开这里是好事啊! 常郎君回家后,有的是好粥好菜等着哩! 这样坚韧不拔的好郎君,日后必有大作为的,哪里有必须留在这里喝他这破粥的道理呢? 狱卒欢喜地抹了把眼泪,咧嘴一笑,提着食盒快步离开。 前衙,因冯敏又招供出了祖母解氏,大理寺令人去了冯家拿人,此案仍未审完,故而围聚着的百姓未减反增。 这种时候,常岁安的出现,理所应当地引起了众人的注目。 注目之后,即是轰动与震惊。 那被背着出来的少年几乎已看不出原本模样,闭着眼睛生死难辨,说是触目惊心也不为过。 既还能这般被背出来,想来命还是在的。但这般模样,若再迟上一两日,只怕就没机会活着出来了。 好好的一位少年郎,平白遭此牢狱之灾,皆因是遭了明家栽赃诬陷…… 而唯一不幸中的万幸,大约便是这少年郎尚有一位“敢为不可为之事”的妹妹,从未放弃过替他洗清冤屈。 反观那位女郎,虽未经此牢狱之灾,却也是九死一生的模样。 看着这样一双兄妹,但凡还是个正常人,此刻都要生出怜惜与同情来。 常岁宁惨而自知——惨都惨了,不好好善用一下,那便白惨了。 众人哪里知晓那个刚做了一件轰动四下的大事,令人敬佩的倔强女郎在存心卖惨,此刻大家的同情都很真情实感。 包括跟着过来的宋显他们。 褚太傅和乔祭酒奉命于孔庙内收拾祭孔典仪未完的烂摊子,但许多监生文人都跑来了大理寺,自发跟进监督案情审理。 乔玉柏已经红了眼眶,他实在没见过惨成这般模样的常岁安,一时攥紧了拳,不忍地转过了头去。 “呜呜呜呜……!” 大哭声忽然响起。 倒不是乔玉柏,而是崔琅。 “岁安兄,你怎么就成这般模样了!” “岁安兄你答我一句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