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9节 (第3/3页)
盛江山本就是我们李氏的,又何谈不臣二字。”他道:“庇佑武将,亦只是为李氏江山安稳而虑。” 李录咳了两声,平复呼吸,才继续缓声道:“大局将乱,当今圣人年迈,已力不从心……我与常大将军之志相同,本就是同路之人,何不同行共安大盛河山?” 他看着那已至绝境,却仍无半分弯折之色的少女,最后提醒道:“更何况,贵府当下,已无其它选择了。” 常岁宁看着那个满口合作与同行,实则尽是胁迫与俯视的青年。 用最动听谦和的话语,行最强硬的胁迫之举。 片刻后,常岁宁道:“世子这个提议,本不在我意料之中,我需考虑两日。” “也好。”李录点头:“我等常娘子考虑清楚之后,共商救人之策。” 他想,至多也只两日—— 圣意既已裁定,接下来的动作便不会再如先前那般和风细雨了。 她聪慧有余而经历不足,一旦直面真正的狂风骤雨,便会收起侥幸之心,便会明白有些代价无法避免。 他会等她再过来。 荣王世子目送着那道身影消失在珠帘后,微微弯起嘴角,眼中有几分期待。 …… 天色渐暗,各宫殿内相继掌了灯。 甘露殿内,送走了前来议事的几位官员大臣,明洛折返内殿后,脸色凝重地向圣册帝跪了下去,将头叩下,做出请罪之态。 第199章 她是一位卑鄙的母亲吗? “皆怪固安未能及时察觉阿慎所犯恶行,由母亲一味偏袒包庇之下,竟使常大将军之子牵连其中,若消息传至扬州常大将军耳中,或还会因此影响扬州战局——” 明洛不安愧责地道:“固安为明家长女,本有管教约束阿弟之职,此番阿慎酿此大祸,固安实难辞其咎,请姑母责罚!” 圣册帝看向她。 明洛现下跪着的地方,正是白日里昌氏所跪之处。 昌氏请罪许久,忏悔许久,哭了许久,又狡辩许久,最后竟连“妾身本意正也是为圣人为明家而虑”这种连她那蠢货儿子都骗不住的鬼话也往外倒。 圣册帝至今的脸色仍是微沉着的。 “那昌氏母子,一个行事日渐荒诞大胆,一个自以为是,为一己私利就敢将后宅手段搬弄至朝堂之上,蠢而不自知……看来朕从前还是太过包容他们了!” 察觉到天子怒意,明洛将身形伏得更低了。 很快,那帝王便将外露的怒气敛起,语气里只剩下了依旧令人紧绷的沉肃:“纵论起欠缺管教约束之过,也当由你父亲领罚,自怪不到你头上来——起来吧。” 明洛便只敢应“是”,缓缓起身来,侍立一旁。 她很清楚,姑母从不行昏庸迁怒之举,她方才的请罪,看似是要与昌氏母子共担责罚,实则却是以此与之划清界限。 “事已至此,长孙氏步步紧逼,无回旋余地……便也只能委屈那位常家郎君了。”圣册帝缓声道:“朕听闻,常家郎君已考入玄策军前锋营……这本是个好儿郎,阿慎远比他不得。” 帝王的声音里有一丝极淡的惋惜:“但朕别无选择,实护他不住。” 明洛:“圣人是为朝堂安稳而虑,此非圣人之过。” “对也好,错也罢,朕此次,都只能做一个辜负忠臣的昏聩之君了。” 帝王的话语中有自省,有惋惜,却唯独没有半点迟疑与不忍。 明洛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姑母会如何选,在她从嫡母口中听到那完整的真相之时,便已猜到了。或者说,根本无需猜。 那位本有大好前程的常家郎君,注定要蒙冤到底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