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节 (第2/2页)
“水云楼,菖蒲酒……”玉屑坐在榻上,口中断断续续地自语着。 女使并不知她口中的水云楼正是未改名前的登泰楼,也不在意她这些真假痴幻不分的碎语,见玉屑平静下来,便安心退了出去准备早食。 玉屑呆呆地望着窗外,嗅着鼻尖的艾草香气,控制不住的颤栗从指尖而起,蔓延至全身。 佳节思亲,更易念起旧人旧事,那些想遗忘而不得的旧时画面,在那艾草气味的催化下,在她脑中翻涌不止。 水云楼里不止有菖蒲酒! 玉屑眼前再次闪过那个熟悉到刻进了她骨子里的暗号图纹。 可那个暗号早该与殿下一同消失了才对! 玉屑面上忽然又涌现剧烈的不安,她猛地下榻,快步出了卧房,不管不顾地用手去扑灭那正慢慢燃着的一把新艾。 “玉屑姑姑!” 女使慌忙走了过来,将人拖抱住。 另一名女使则赶忙将那艾草拿离此处。 玉屑尖叫挣扎着,一双眼睛再次陷进了混沌癫狂之中。 …… 今日的登泰楼外,也依着习俗在大门边插放了新鲜的艾草与菖蒲。 崔琅今日穿一身新裁的藕粉色锦袍,头发束得极整洁,腰间佩玉,手执折扇,很是神采飞扬。 他此刻站在酒楼门外,满面喜气地等着迎候来人。 陪在他身边的一壶小声道:“郎君这般喜气模样,不知道的只怕还当今日是您大喜之日,您身为新郎官儿在此迎候宾客呢……” 崔琅手中快扇了两下折扇,得意道:“我赢了国子监的端午击鞠赛,这不比当新郎官可喜可贺么!” 又不免叹一声:“偏我姓崔,这新郎官儿便还真没什么可当的,颠来倒去也只能娶那几家的女郎,成亲真也不见得是什么喜事呢。” 一壶:“这话您可别乱说……” 崔琅“嘁”了一声:“怕什么,父亲今日又不在!” 提到此处,不由满怀期待地望去:“也不知长兄能不能过来呢。” 说着,他忽然收起折扇朝刚下马的一名少年招呼道:“胡焕,这儿呢!” 那胡姓少年见到他,将马交给仆从,笑着大步走了过来。 很快,崔琅邀请的其他同窗们也都陆续到了,包括那日败在他们手下的四名玄队学子也来了三个。 四个到了三个,崔琅却犹不满足:“怎还少了一个呢?” 难道是他堂堂崔家六郎的诚意与风度还不足够打动折服对方吗? “祈兄也要来登泰楼的,只是他得了……”其中一人刚开口要解释,只听忽有嘈杂惊讶之音响起。 “魏侍郎?” “是魏侍郎到了!” 崔琅讶然。 他也没请这位魏侍郎啊。 见那有着温润风流之姿的青年郎君含笑朝他点头,崔琅忙抬手施礼——对方虽是不请自来,但好歹是东台侍郎,他自当热情相待的! 很快,一顶看似寻常的软轿停落,轿夫揭帘,一名着蓝袍的中年男人由内而出。 “姚寺卿竟也来了!” 崔琅身边的众学子纷纷行礼。 崔琅瞠目一瞬,也忙施礼——姚廷尉竟也来给他捧场了!莫不是那日被他在击鞠场上的英姿折服了? “快……乔祭酒到了!” 嘈杂声一时更甚,眼看着乔祭酒朝自己走来,且难得穿了身簇新的袍子,胡须显然也精心打理过,人显得格外精神,崔琅嘴唇一颤—— 不是吧,乔祭酒竟也亲自来替他庆贺了? 他那日的击鞠赛赢得光彩,纵被称之为国子监之光也不过分……可却也未曾想到竟能让祭酒前来相贺! 且乔祭酒非但自己前来,竟还带上了祭酒夫人与乔小娘子……这是何等诚意! 崔琅被触动得头皮一阵战栗发麻,视线下意识地在乔玉绵身上停留时,忽有马蹄声入耳。 来人是常阔。 他今日也穿了新袍,就连骑着的马匹也显然刚刷洗过,一身马毛干净顺亮。 看着常阔下马朝此处走来,崔琅彻底呆住。 他的个人魅力,竟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强悍吗? 莫非祖父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而这正是祖父让他进国子监的深意所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