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代博物馆穿七零_带着年代博物馆穿七零 第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年代博物馆穿七零 第54节 (第2/4页)

取两三个月就往村里打一次电话,您听到我的声音也能放心。”

    韩姥姥用手背抹了抹眼泪,点了点头。

    殷玉瑶伸手抱住了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姥姥,我往你被子底下塞了二十块钱和五十斤粮票,我娘迁坟的事我没办法回来,但请村里人帮忙请吃饭的钱我不能让舅舅垫上。您一会回家记得收好。”

    “这孩子。”韩姥姥拍了拍她的后背,紧紧地搂住了她:“姥姥等你回来。”

    两天后,殷玉瑶和殷玉磊坐上了往东北去的火车,李秋生替她申请预支了一年的工资和票,还给申请了两张卧铺票。

    小张和李秋生哼哧哼哧地把殷玉瑶的箱子都抬到车上,最后小张把自行车也搬了上去,倒着塞进了下铺床底下。

    “小殷同志啊,你的与众不同总是能突破我的想象力,扛着自行车坐火车的人,你是第一个。”小张抹了把额头:“这大冬天的,累我一脑门子的汗。”

    殷玉瑶笑的甜美,可是说出的话十分戳心窝子:“等过两年接站的时候,你还得给我扛一回。”

    第57章

    七十年代的人很重视过年,没有特殊情况很少有这个时候出门的,单位也基本上不会派人在这个时候出差。

    殷玉瑶上车以后发现卧铺车厢空荡荡的,只零星看到三五个乘客。姐弟俩在一个隔断里,还都是下铺,殷玉瑶稍微整理了下行李,带来的几个箱子都塞在了殷玉磊的床铺下面,自己下面则是自行车。

    本来殷玉瑶不太想带自行车的,但是这个东西在这个年代太金贵了,不是有钱就能买的,自行车票和钱缺一不可不说,还得商店里有货。

    殷玉瑶要去的地方是这几年刚开垦出来的农场,地广人稀,供销社也不大,像自行车这种大件更加稀缺。自己带着就是路上费些事,但是到了那边就方便多了。

    对于殷玉瑶来说,来到七十年代是第二次坐卧铺了,和上次苦读备考不同,她这回完全是旅程的心态,一路上看看窗外的风景,或是殷玉磊坐小游戏讲故事。就连吃饭也不费心思从博物馆里往出拿了,直接带殷玉磊去餐车里吃。

    这个年代的火车餐车提供的饭菜味道还是不错的,不是后世的盒饭,而是大厨们现做的小炒,而且在餐车吃饭还不要饭票。但凡坐火车手头松点的,都选择去餐厅吃饭。

    殷玉磊第一次坐火车正是对什么都新鲜的时候,尤其是到了铺着白桌布的餐车,简直都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放才好。

    殷玉瑶看着看着挂在餐车上的小黑板上的菜单点了两菜一汤和外加两个馒头。等到上了菜,殷玉磊兴奋的心情渐渐平复了,去洗了手后安安静静的跟着姐姐吃饭。

    这大半年殷玉磊跟着姐姐的耳濡目染下,学了很多用餐的礼仪,吃东西坐的稳稳当当的,桌子上也干干净净,吐出来的骨头放在一旁的小碟子里,一餐饭吃完餐布还干干净净的,让列车服务员忍不住对他夸了又夸,把小朋友美的小脸通红,直到回到卧铺还抿着嘴里。

    列车一路向东向北,过了山海关景色瞬间变了一个样。洁白的雪覆盖着大地,光突突的枝桠在风中狂舞,车厢里的温度也开始跟着下降。

    殷玉瑶打开一个箱子,把给两人准备的军大衣拿出来,睡觉时候也可以往被上搭一搭。

    火车一路向北,在五天后终于到了伊春站。

    殷玉瑶提前把箱子和自行车都从卧铺下面给搬了出来,正准备一个一个往下面挪,就见车厢进来了两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们看了眼卧铺的铺位号,便热情地问道:“您是山北出版社的殷玉瑶同志吗?”

    殷玉瑶懵逼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下意识点了点头。

    “我们是黑河的知青,山北出版社和我们农场的领导对接了您来农场采风创作的事,领导知道殷同志带的行李多,让我们来接一下,咱们下了车后还得去坐换一辆火车。”两个小伙子说着就把地上的箱子搬起来往外走,殷玉瑶连忙把自行车扶起来让殷玉磊推着,自己也搬起一个箱子。

    还没等殷玉瑶多走几步,两个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