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_烈风 第3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烈风 第340节 (第1/2页)

    精度是不可能有任何精度的,反正在设计之初,它的功能要求也只有一个:

    能稳定地飞上天,能炸。

    在这种思路下,一切不必要的东西都完全被舍弃了,“极简”这个风格,在它的身上展示得淋漓尽致。

    东风兵团的其他核心成员也跑了出来看热闹,白狗走上去摸了摸发射架上的火箭炮,开口问道:

    “这玩意儿多少钱一发?”

    所有人看向徐友,而徐友则是咳嗽一声后说道:

    “我们最终谈下来的价格是2200rmb一发,发射架全送。”

    “折算成美元……300美元不到。”

    “300美元?!靠,这是跟我开玩笑吗?63火箭弹要接近5000美元一发啊!”

    白狗目瞪口呆,刚刚他还觉得这玩意儿太简陋,根本没点“武器”该有的样子,而现在……

    300美元啊!

    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价格哪怕它在我手里炸了,我都觉得是自己点火的方式不对!

    “你总共买了多少发?”

    白狗继续问道。

    “目前采购是11000发,我们本来只想买一万发,但他们提出多买1000发发射具就全部白送,我觉得还是挺划算的。”

    “送了多少发射具?”

    “40台——怎么,不划算吗?”

    “……也算划算。”

    陈沉悠悠说道。

    实际上他知道,bl-1a型火箭弹的发射具造价也就是二百块左右——二百rmb!

    40台发射具,拢共也就8000块钱。

    但为了这8000块钱,徐友多花了30万美金,这生意做得,也真的是没谁了……

    当然话说回来,发射具简陋归简陋,可在北边的工业能力保障下,精度还是非常非常高的。

    这玩意儿如果不买,蒲北还真就造不出来。

    所以总而言之,这还算是一笔互惠互利的买卖,也没有什么可挑毛病的。

    于是,陈沉也不再多说,而是立刻把发射具拉到空旷地,进行了一次实弹测试。

    ——他当然没有对着天上打,而是将发射具放平,对准了远处无人的荒山。

    距离接近一公里,8发齐射。

    “哧哧哧——”

    火箭弹发出与63火截然不同的嗡鸣,听着就像是大号窜天猴。

    但,无论是在射程、还是在飞行稳定性上,这玩意儿就不是窜天猴能比的了。

    1公里的距离,8发火箭弹散布在了直径接近100米的范围之内。

    这个精度不能说好,应该说是差强人意。

    想要高精准打击是没有希望了,但如果是火箭弹洗地呢?

    不仅够,而且是足够!

    “这玩意儿劲儿大啊……”

    看着远处弥漫着的碘化银爆炸后产生的轻薄烟雾,一直旁观的白狗忍不住开口说道。

    “那可不劲儿大吗,虽然是增雨火箭弹,但它也是有军用潜力的。”

    “说实话,这东西的定位其实一直都是很模糊的,感觉上是钻了某种空子吧。”

    站在他身边的石大凯若有所思地回答了一句,随后又感慨地对陈沉问道:

    “队长,我听说你们那边——北边的气象部门,手里头就有很多武器,甚至还有很多高炮,是不是真的?”

    那可太真了,甚至真到让人觉得很假的程度……

    陈沉在心里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事实上,北边的气象局搞武器的传统由来已久。

    在建国之后,北边面临着美苏的军事压力,防空压力更是大的惊人。

    所以从那个年代起,北边就非常注重防空系统建设,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国土防空体系,也就是人民防空与要地防空、野战防空三位一体。

    所以在那个年代,很多城市的地下室都会贴着“人民防空”的牌子,同时,在各大厂矿、关键设施附近都部署有民兵高炮部队,这些民兵高炮部队每年都要进行比武和集训,还要进行打靶训练,来保持炮手的熟练度。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先进的防空导弹已经取代高射炮成为主要防空力量,那各这些部署在民用设施的高炮怎么处理呢?

    干脆都一股脑地移交给了各县气象局,摇身一变改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射炮”,简称“人影高炮”。

    你随便去一个县的气象局看一看,基本都能看到数门至十几门55式37毫米单管高炮,或者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