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叔_第267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第2/4页)

其实皇上想问的并非武功,而是东方越到底是不是故意的。”

    赵禄轻叹一声,“朕知道,你懂。其实朕也并非心狠手辣,赶尽杀绝之人,只不过这天下,来之不易。朕费了十多年才能稳坐江山,不想再有一丝一毫的差池。”

    “皇权归集,皇上放心便是。”梁以儒眸色微凉,“东方越虽名为摄政王,可实际上早已放置大权不管。如今的他与寻常的老者并无半点异样,只不过皇上可曾想过,若东方越死在宫里,传出去不管他死因如何,都与皇上脱不了干系。”梁以儒大礼参拜,“臣说一句大不敬的话。”

    “说。”赵禄蹙眉。

    梁以儒道,“来日史书工笔,千古相传,皇上诛杀功臣,剿灭权臣,难免有碍皇上圣名。即便东方越并非皇上杀死,可他一旦在宫中死去,这黑锅皇上怕是背定了。”

    赵禄点了头,“朕知道,二弟觉得朕该如何,才能两全其美?”

    梁以儒徐徐抬头,“傀儡二字,皇上意下如何?”

    闻言,赵禄徐徐站起身来。

    “皇上即可免去神射军的危机,又能不负圣名,还能成人之美。”梁以儒跪地,“皇上,该留之人必当留,该走之人必会走。摄政王东方越其实已经替皇上做了决定,只等着皇上点头。他用自己的命,以当诚意。为的,也不过是一脉相连,生命中所欠缺的东西。他要的,已不再是这大燕天下。”

    梁以儒深吸一口气,“皇上睿智,想必早已参透其中。皇上不信东方越,可也该信阿雨的为人。她不声不响的离开京城,甚至于不将自己的行踪透露给任何人,不就是最皇上最大的忠诚吗?何况,还有太后在京中,太后的分量,于阿雨而言丝毫不比东方越轻。皇上?”

    赵禄长长吐出一口气,缓步走到窗前,负手而立,临窗远眺。眼前,依稀犹见那双柔白无骨的手,柔软得能把心都捏软下去。唇边淡淡一笑,那样一个传奇的女子,可惜是自己的妹妹,否则他还真的有点希望她能留在自己的身边。

    “容朕思量。”赵禄低语。

    梁以儒如释重负,这句话就意味着,放了一半的心。

    剩下的,就看皇帝,肯不肯给东方越机会,肯不肯相信夏雨了。

    不过梁以儒觉得,皇帝还是有些柔软之处的。每个人的心里,总会有尘封的角落,留着一隅净土,为生命中不能做到不能得到的人或事,默默的坚守着初心。

    梁以儒离开之后,赵禄去了索香宫。

    忽然发觉,自己很久没有来索香宫了,里头的木材散着幽幽的松木清香,满目熟悉之感。这么多年,他听从赵朔的安排,都在这里偷偷学着批阅折子,了解家国大事。也是在这里,他琢磨出比神射军的弓弩强劲百倍的连发弓弩。

    事实证明,赵朔说的韬光养晦,是值得的。

    没有人能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他处处伪装成懦弱的草包,实际上却跟赵朔联手,步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地下暗卫。赵朔在明,他在暗,如此的天衣无缝。

    这些年是怎样过的,他都有些不敢回想。

    轻叹一声,指尖拂过熟悉的木匠的工具,天知道他这个皇帝当的有多累,可如今想想,好似什么都是值得的。

    应有的回报,他似乎都得到了。

    案头放着一枚木簪,上头镌刻着栩栩如生的荼蘼花。这簪子原是送给了夏雨,可惜那丫头却转送给了江疏影。如今,总算又回到了他的手上。

    握紧了簪子,心里有些不该存在的情愫慢慢滋长。

    仰头长叹,赵禄突然将簪子掷出去,拂袖走出了索香宫。

    “皇上?”顺子等在外头。

    “不是说李开复回来了吗?”赵禄道。

    顺子颔首,“是。”

    “朕看他忠心可嘉,让他来见朕。”赵禄眉头紧皱,“此外让梁以儒去御书房候着,朕要拟旨,嘉奖有功之臣。尤其是——摄政王!”

    顺子愕然愣住,继而快速行礼,“奴才马上去。”

    “三妹,朕有那么多东西,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偏生得你什么都不要,连母后你都留给了朕。这一次,朕还你一个爹。就当是,皇帝大哥给你一份大礼。”以后,他做他的君临天下,成全她的四海为家。

    站在回廊底下,赵禄抬头望着极好的阳光。

    这大概是年前最后一道旨意,最后一个决定了。

    除夕鞭炮声,声声入耳。

    红绸漫天,远方战乱,可京城永远都是繁华盛世。外头的硝烟,挡不住城内的歌舞笙箫。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站在清梧宫的院子里,赵朔仰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