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节 (第2/2页)
进吧! 周清实在喜欢这种感觉。 第50章 世道 太和派。 掌教张敬修已经年过六十,除了头发发白外,其他身体特征看起来和中年人无异,宽大的袍袖,隐约可见成块状的肌肉,颇具威慑力。 “若忘,东西拿来给我看看?” 萧若忘忙将补心丹递上。 张敬修检查一遍,“确然是补心丹,跟我年少时所见,几乎分毫不差。没想到清福宫的丹道传承,居然让天南省的新科解元续上了。福山道长一生不问功名富贵,没想到最终是功名富贵中人承继了丹道衣钵。而且……” 张敬修心里长叹一声,对方才十六岁而已,既中了解元,又在丹道上有如此天赋,不得不说,人和人的天赋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的差距还要大。 不过周清虽然天赋罕见,但张敬修不是没见过类似的少年天才。 唐家的唐解元,家传霸王枪,文武双全。而且唐家世代积累,豪富非常,论生活的奢侈程度,整个西江省也就清河王府能压过唐家一头。 可是唐家那个年轻解元,才高气傲,恐怕后半生难免潦倒。相比之下,周解元明显谦虚谨慎,这样的人物,能保全天年,一生平安。作为道门中人的张敬修,更推崇周清这类人。 不过以唐家解元的脾气,往后人生必定要比周清看起来璀璨许多。 因为周清的生活,据他打听,当真是平平常常,简单自己。 颇有些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味道。 江州城现在都很少谈论这个少年解元了。 因为实在太低调,几乎不出门,身上的故事乏善可陈,没有爆点。 大抵人们茶余饭后,是不喜欢这样的故事。 现在的人们,更喜欢大起大落的故事,惊险刺激,撩人心弦。 周清显然不是这一类。 接下来张敬修又问了萧若忘对周清的观感,萧若忘将所见所闻照实说了,连带福松融合易经创造八卦伏龙掌的事一并提及。 张敬修听后沉吟,“福松觉悟晚了,不过他这门掌法若是传承下来,配合太岳真形符典,指不定清福宫下一辈人有望突破先天。” 萧若忘不禁感慨,“师尊,突破先天到底有多难?” 张敬修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苦涩,“或许对有的人来说是吃饭喝水一样容易,对有的人来说,历尽千难万险,都依旧做不到。” “当真有那样的人?” “有的,但是百万中无一。你我师徒都不是那样的人,你年轻,机会比为师大多了。只是这个世道,不见得能让你机会去完成那一步。” “确实,弟子一路出发,路上见饿殍许多,银子都散完了,依旧救不得几个人。哎。”萧若忘也是出身望族,家风严谨,虽然免不了对平民子弟高高在上,可是见到穷苦人,心中自然会生出怜悯之情。除去修炼方面,他在个人吃穿用度的花费极少,而且很多时候,施了善心,人家也不知道他是谁。 在张敬修眼里,萧若忘这番性情,正是最好的掌教人选。 不争功,能容人,有善心,在修炼上吃得下苦。 但有时候,不太懂得拒绝人。 可是人哪能十全十美,样样俱到? 有这样的传人,他足够满意了。 只是乱世来临,萧若忘能不能带领太和派继续走下去,张敬修是不清楚的。 他只管得眼前事,不知身后事。 “你休息一下,便将补心丹送去清河王府。不过说辞……”张敬修顿了顿,又道:“你便说天南省的新科解元周清在其中是出了大力的,具体就不用提及了。” “诺。” 以太和派与清河王府的关系,这番人情恩义,无须全数占为己有。人在江湖,其实功夫高低和势力大小还在其次,总之得将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清福宫如今落魄不过是暂时的,有这样一位年轻的解元支持,早晚复兴。 只消王爷知晓了周解元这个人情,将来回报时,周解元自然明白太和派的善意。 一旦知道了,其他不用多说。 …… …… “好好好!明月没事了。”清河王见到爱女明月吃了补心丹之后,没多久气色有所好转,还能喝进去粥。 他这些日子提着的心,总算有了着落。 萧若忘见状,适时说了周清的帮助。 清河王听闻之后,大是感激,随后又道:“若是普通人也就罢了,偏偏是天南省的新科解元,本王倒是不好亲自去感谢。” 藩王主动去结交外省有功名的举子,显然是一种大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