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节 (第2/2页)
知县和周清越聊越投机,恨不得今晚便抵足而眠,述说平生志向,将来两人在官场互相扶持,想必更是一段佳话。 可惜没带黄酒鸡头,不然和解元公拜个把子多好。 他想起主考官和副主考等大人们正等着解元公,因此依依不舍地请周清先更换衣冠,并说道: “贤弟,你我一见如故。兄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贤弟。江州有蛮夷之风,何如长州安享太平。我听说贤弟尚无家眷,不若在长州寻一门好亲事。从此定居长州,乡里产业交给下人打理就好了。我也好早晚向贤弟请教。” 周清借口更衣,含糊混了过去。 反正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诺。 随后周清去换上解元的冠服,他如今练武有成,用前世的说法,便是天生的衣架子。 冠服与他身材十分相配。 看得冯知县连连点头,不愧是文曲星在世,果非常人能比。 他想到张乡绅那边的案子还没了结,便想着: “我和贤弟一见如故,岂能让他在大喜日子留个首尾。转运使大人施压又如何?公道自在人心,岂可因为强权而改易?” 一股正气在冯知县身上,从头到尾贯穿。 他往常不是这样的,大抵是受了解元公贤弟文章正气的感化。虽然没看过文章,但内心是感受到了。 做好官,什么时候都不迟。 一路上周清骑在马上,身后有金光闪闪的解元匾额跟随,两侧更是人群涌动,纷纷想过来沾沾新科解元公的喜气。 得成解元,名冠一榜。 将来史料记载,或者世人提起,这丙子科乡试举人榜,又叫做周清榜了。 游街夸喜,回想刚穿越来时的潦倒困苦,实在是恍如隔世,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他心境忽然与前世孟郊那首登科的心境吻合。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州花。” 略改一字,合了此情此景,此股心意更只在身上流淌来去。 周清牢牢记住心意,等有空便落笔写下,当对文胆提升是有帮助的。至于现在,他虽然心意涌动,却没有放肆长吟出来。 周清一时激动后,很清楚。 十六岁的解元,到底怎么来的呢? 其背后肯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刀光剑影等着他。 “上九,亢龙有悔。” 易经的爻辞在脑海里泛响。 盛极,往往转衰。越是得意时,越容易忘形,行事容易失了分寸,也容易招来祸患。 现在他算是得意到极致时,更需谨慎。 不倨傲,不浮躁,方有始终。 福松一边跟随在周清身后不远处,一边观察周清。 他为周清欣喜,等冷静下来,不免担忧周清飞得太高,得意忘形。 少年解元,既是造化,也是祸端。 就看周清如何化解了。 他敏锐的精神,能体会到周清气质的转变。 一开始是得意的,眼下沉静下来。 福松不由感慨,“真修道种子也。” 换做是他的十六岁,还满山被师兄追着打骂呢,突出一个不省心。 一路游街夸喜,周清终于来到贡院前。 他的心态在这路上早已平和下来。 贡院前有许多士子徘徊,不愿离去,也有不少人是为了看看今科的解元公周清是何许人也。 至于考中的举子,更是想看看这人是何方神圣,居然独占鳌头。 当周清年轻的面庞出现在众人眼前时。 一时间许多人都呆滞了。 “如此年轻?” 众人惊讶、疑惑、羡慕等目光,周清坦然受下,没有丝毫慌张。其端凝沉静的态度,令贡院内牌楼上主考官宋河及副主考陆提学等人暗自点头。 果然是解元郎。 好一个解元郎。 “凤先兄,恭喜你收下一个好弟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