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第1/2页)
孟域还在国外读书,所以身边......似乎除了季则,他也没什么人要告别的。 季则听他说犹豫去哪,便和他说去贺城,还给他介绍了一个贺城的本地人帮忙安顿。 有了本地人的照拂,租房子安顿也就方便多了。 贺城的物价和房租和岚京比起来,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沈时青现在租的房子一室一厅,只需要八百一个月。 虽然是在一幢很老的小区里,虽然设施十分陈旧,面积甚至没有秋园的衣帽间大。 可这个价格弥补了所有,沈时青是兴高采烈的签下了租房合同。 房东说如果一次付清六个月可以再减三百。 他算了算,咬咬牙签下半年的合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的家具彩电房子里都有,只是稍稍有些落灰。 沈时青陆陆续续的打扫整理了两天,总算是有些模样出来。 青年躺在干净整洁的小床上,睡了很长很长的一觉。 这几天实在是太累太累,但身体躺在这张床上的时候,彻底放松下来了。 前所未有的安心。 他躺在独属于自己的空间里。 清晨,青年早早起床去菜市场购置了一些肉蛋禽蔬和一些调味料。 他还斥巨资在往上购进一个烤箱和一些烘焙的必需品。 青年有一个想法,想先在家里做点小面包小蛋糕什么的,送货上门。 说干就干,简单给自己煮了个午餐后,青年便出门准备调研一下贺城的甜品店以及基本行情。 贺城这样的四五线北方小城,甜品店并不多,而且大多都是古早门店,做的款式也都不是现在新潮的。 如果他定位做一些款式口味比较新颖的甜品,竞争力还是挺强的,毕竟对手很少。更关键的问题,实则是他没有什么客源。 人生地不熟,他连街道都还分不清,去哪里找客源呢。 青年设计了一张小小的广告纸,找打印店印刷后,贴在小区的公告栏上,在贺城唯一的一座广场上发放,在小学,中学门前给学生给家长...... 贺城很冷,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 随随便便一点风就能把人的鼻子都给冻掉。 青年将自己裹在一件厚厚的棉袄里,头顶戴上在市场便宜购入的一件加绒帽子,往风里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不管包的再严实,每次回到家身体都得“解冻”好久...... 好在这样的宣传还是有用的。 陆陆续续有人加上自己的微信,开始询问蛋糕和甜品。 这天,他又发传单到天都要全黑了。 贺城的寒冬的夜,室外温度人类是无法生存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