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第1/2页)
限塑令颁布4年了, 大家都习惯自己带可重复使用的袋子,以免浪费, 更准备来说是以免花钱。 老板娘潘姨也看到了这一幕, 有感而发道:“咱们这些普通人愿意做这些力所能及的改变,但杯水车薪哟。” 今天下午店里只有她们两个。 简岚乐得多问几句:“您觉得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谁?” 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但做潘姨这种小生意的更讲究诚以待人,她毫不掩饰地竖起眉毛:“还不是那个公司!说我们这里水质好、空气好,方便做研究。我看他们分明是觉得我们这里天高皇帝远,方便他们瞎搞。” “您对sy集团意见很大呀。”简岚轻松地说。 潘姨打开了话匣子:“不光我哦。其实一开始,大家是很欢迎他们的。家里人一个继续搞海产,一个去他们公司打工,收入多了,还稳定。可没多久海里的收成就好了很多。” “他们影响芷海了?” 潘姨皱起眉道:“肯定是有影响的。打捞上来的海货虽然比往年的个头还大些,但是少了好多,打上来的量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但我们又找不到海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那倒是奇怪了。” “可不,镇上的大学生琢磨他们可能是研究声音什么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影响了海。” “他们说的是声呐或声波吧。没人提意见吗?” “有的呀, 但是证明不了嘛,和公司那些人对质时我们这些小镇居民说不出个一二三, 不了了之了。后来又出了那档子事。”潘姨叹气道。 简岚没让这声叹气轻轻揭过,追问道:“哪件事?” “噢哟,我忘记了,你那会儿可能才几岁,又不在这里长大,莫得听过吧。那是十多年前,镇上丢了孩子。”潘姨解释道。 简岚心中一动,想起了“隐藏案件一”,问:“有孩子失踪了吗?” “是啊,不止一个,前前后后我听说过好几个。那年也是暑假的时候,孩子们到处疯跑。咱们这里靠近海,总有孩子在海里出事,所以一到寒暑假,就有居民们自发自愿组成的巡逻队来回溜达,盯着在海边玩耍的孩子。那年啊,好像没人掉海里,孩子都是莫名其妙地就没了。” 简岚问:“是遇到人贩子了吗?” “不太可能,那时来镇上的火车刚通,大家对外人来访特别敏感。镇上要进来一个外人,半个镇都会知道。身份信息也都有记录。一个外人要带走几个小孩,那是不可能的事。” “后来呢,那些孩子找到了吗?” “没有,至今下落不明。”潘姨摇头,“对了,你可别在你小谢哥面前提,他妹妹就是那时候丢的,不然现在都上高中了。” 简岚惊讶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