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第2/2页)
生都是一只叼着死老鼠仰望天鹅的猫头鹰。 在流淌的月光中,董仲舒又躺了回去。 他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神女无意更改他的天命。 他见过先圣的目光,洞彻千秋。 是以本应在一开始就看透神女的本质,她没有慈悲,她的胸腔里是一块铁石。 神女只是引诱他,使他奔波劳碌,苍老憔悴。 什么都不会改变。 他一生所得到的,就只是个死老鼠而已。 —— 后来董仲舒收到东方朔从长安寄来的书信。 这封信在驰道上走了整整一个春天,才到他手中。 读完信后,信纸从他手中飘落。 他看到信封上的署名。 后来他总是想,其实还是有一些改变的东西,只是以他顽石的资质,看不到改变的详情。 譬如在梦中,他并没有一个叫做东方朔的朋友。 —— —— 张骞: 张骞没有仔细想过神女的事情。 他和神女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在宴会上见过几次。 而且以他的身份,也不适合直视神女的面孔。 或许也正是因此,他并不觉得神女的离开是一件多少了不得的事情。 反而是在神女离开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了神女的存在。 但那时候回想起来,只觉得神女的形象,就像是一片模糊的雾气。 他隐约记得神女看起来是个年轻而美丽的女孩儿,脚下拖曳着长而缥缈的衣裾。 可是更具体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了,只记得那一夜她站在凉风台上。 天空如同活物一般在她的注视下融化和扭曲,宛如活物。 上古有这样的记载,那时候头顶这面天空被称之为青冥。 这名字念起来像是一个人的名字,或者说神的名字。 所以天空果然是个硕大无朋的活物吗? 张骞也不太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生出这样有些诡异的思绪,或许是因为他这一生的经历坎坷而离奇。 所以后来想起神女,再想起天命,总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咀嚼自己的前半生。 年轻时牵着紫丝缰走出长安城,将埙声楼头抛诸脑后。 后来又端坐在匈奴人的王帐中,说我从长安来,我就是长安城。 倘若真的有天命。 张骞心想,不知道神女的视线可曾短暂投注在他身上,可曾看见过那缠绕在他身上的天命,是不是长安城的颜色。 朔方原是开始但远不是结束,后来还有很多次出使,这一生总是在路上,在他乡。 可夜深时入梦来的总是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