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真不是明君! 第254节 (第2/2页)
将从南宁贩子手里购买低价武器的事说了出来。 “我知道有这样的事,”毕竟哪里都有发国难财的,徐停凤将断刀扔在地上,“但我也记得,私贩渠道也需要质量过关,这种程度,应该不合格吧?” 兵器库的官员叹了口气:“可是统帅,咱们哪来的那么多时间来锻造呢?” 哪一样不需要银钱和时间。 再说了,现在户部能给出来银子? “有得用就不错了,总比用残缺的强。” 徐停凤:“这样的武器有多少?” “刀五千柄,长枪一千。” 还好,数量不算特别多。 他仔细看了看这批残次品,发现这些刀枪的制式,看着和大周这边的很相似,只是没有兰花形状的标记。 徐停凤找来薛乐添。 他把这家伙也薅来了镇南关,在营帐里充当他身边的大夫。 “咱们当年囤的铁,铸了多少刀剑?” 薛乐添:“三千多吧……你问这个干嘛。” 徐停凤将事情前后说了一遍,然后沉吟:“你冒充南宁的兵器贩子,联系我们这边的兵器库官员,压低价格,把好兵器卖给大周。” “得来银钱一分不留,都换成粮食,然后你再回来,用大周商号的名义,当粮草捐给镇南关。” 薛乐添听明白了。 意思就是,他们好不容易囤的铁,要给镇南关的士兵,换来的钱,也要变成粮食给镇南关。 “……大出血啊。”他喃喃道。 而且担了很大风险。 这种时候出钱出力担风险薛乐添理解,他并不难受,只有个疑问:“你那兵器不是给你家外甥囤的吗?现在用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徐停凤:“守国便是守家。国没了,才是什么都没了。” 三千多好兵器,可以让很多士兵不会因为武器的问题丧命,他想了想,还是道,“你留意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另外一个兵器贩子的线索,我总觉得有点怪。” 薛乐添:“好,知道,这就去办。” 人到中年,还是操劳命。 他叹了口气,出了营帐,压低帽檐,飞快消失。 没多久,兵器库的官员就重新接到了一笔来自南宁贩子的订单。 检查完,他发现这批武器的质量很好,而且价格比上个南宁的兵器贩子还低一些。 他都纳了闷了:“南宁这么多发国难财的吗?” 不管他如何想,反正武器已经入库。 徐停凤重新分配队形,让拿着残次品的士兵站在中后方的位置,前面冲锋的全部换成质量好的兵器。 收拾好内忧之后,徐停凤才继续按照计划推行。 镇南关形势好转。 徐停凤几乎就是压着禹若的兵线在打。 他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单独率军,在北疆边境杀进杀出,和这一辈年轻人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 沉寂的十来年,不仅没有消耗他在兵道上的天赋,反而让他变得沉稳,更加游刃有余。 对他而言,禹若是个出色的敌国后辈,再过个七八年,或许能跟他交手的有来有回。 但现在,他还不到那个水平。 - 另一边。 北疆边境。 曲渡边和夏赴阳再次将战线推进三十里。 两方战况传来。 形势向好,大周内部,有人欢喜有人忧。 朝堂上。 不知是谁率先提了一句:“陛下,持剑侯徐劲负伤,应该接回京城医治。留在边境,一直医治不好,也不是办法。” 立马就有人附和:“是啊,还是京城的太医医术比较好。” “臣也觉得,将持剑侯接回京城比较好,就和长平侯夏宏一样,在京城疗养。” 四皇子回头,看了眼这群站出来说话的臣子。 几乎都是二哥和六弟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