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真不是明君! 第241节 (第1/2页)
没想到被七皇子直接撵了回来。 冯秉细细思量,觉得最近稳妥些也挺好,不急于一时。 至于弹劾七皇子的事……还是再观察观察,等北疆的消息传到大周,陛下心情必定不好,那个时候上弹劾奏折,效果才最好。 他正想着,心腹从外面进来,低声快速道:“公公,阿湘公主的儿子,阿翰立来了二城。” 冯秉:“嗯?哦……他来也正常,毕竟是个杂种,新王庭容不下他,也只能来大周讨口饭吃。” 心腹:“他来找狼擎将军要回阿湘公主生前的最后一封信,用以思念。他还说,他是看着公主写完那封信的,那对他有特殊意义。” 冯秉心头猛地一跳:“他看着阿湘公主写的?!” 那届时发现不一样,两边一对,彻底搜查之下,监察处难免没有暴露的风险。 “该死的,那封信怎么还在!” 阿湘公主也真是,写信为什么要别人在场?阿翰立血统不纯,万一心向北疆人,她岂不是白写了,真是没脑子。 冯秉:“放信的地方在哪里?” “听狼擎将军说,在主城资料存放的地方。” 冯秉眼神阴狠下来。 “找机会,在阿翰立取信前,烧了那里。” - 阴暗的影子开始冒头。 曲渡边让乙十二提前去了主城,盯梢抓人,他守着外公。 不过很快,他就顾不得外公了。 北疆大军再次压境,吉日格拉铁了心要连拔大周两城,派出右贤王出战。 - 一天一夜的疾驰。 北疆最新的战报传到了京城。 崇昭帝看着战报上写的: [二十万大军围城,中一城失守,徐劲重伤,生死不知。大周退避二城,北疆压境,形势危矣。] 片刻后,他情绪翻涌,直接吐了一口血出来。 余公公惊骇道:“陛下!” 崇昭帝弯腰咳嗽,压着胸口平复了好久,他盯着这口血看了片刻,闭了闭眼,又睁开。 然后看着余公公,一字一顿道,“秘密叫杨太医来,今日之事,不许外传。” 余公公只能点头,“是。” 北疆战况消息传开后,众臣哗然。 他们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焦灼中带着放心的感觉。 随之而来的是恐慌。 虽然陛下为了平衡北疆军权,抬了夏宏上位,但在朝臣心中,徐劲还是镇守在北疆的战神。 他们都觉得有徐劲在,北疆的不稳定就是暂时的,他会和过往每一次一样,将北疆的动乱镇压下去。 直到这封战报传来,他们才意识到,北疆的定海神针倒了。 上朝的时候更是吵吵嚷嚷。 “当时就说不要开战,现在好了吧?” “不开战直接投降?大周威严何在。” “威严?现在被人打成了这样就有威严了吗,再不求和,恐怕就完了。” “怎么求和?北疆无非是想粮食要钱,给他们就是。打到现在,他们肯定需要调整,求和就是缓兵之计,等我们喘过来气……” “上次送织仪公主和亲,也说是缓兵之计,现在如何?” 前排的几个皇子神色各异。 崇昭帝神色看不出来什么,平静道:“方爱卿,在想什么?” 方太傅叹了口气:“北疆没有退意,大周要是求和,迎来的只会是加倍的羞辱。” “这和没法求,只能打。打到拼尽最后一滴血。” 谢静山道:“徐侯出事,中一城已经丢了,要是再接连丢了二城,大周士兵的士气,恐怕荡然无存。” 有人问了句:“夏赴阳还在,但他威势不及持剑侯,其余诸将之中,还有谁确保打赢这场仗?” 可战争,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没办法确保自己能赢。 徐侯也并非一开始就是徐侯。 总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