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08节 (第1/3页)

    只是很多人不愿意,也对此力有不逮罢了。

    屈膝提身向上,在轻快的音符中下巴微微一昂,落冰时双手在空中画出了大圆,丛澜脚下刀齿步小小地跑了一圈,最末以一个小跳收尾。

    似是在追寻着、迎接着、渴望着什么,然而一个屈膝弯腰的后滑,又像是被绝望现实桎梏了,令其不得解脱。

    多次出现的三连音加强了流动性,音符时值的均匀以及不断的重复、变化、渐强,形成了强烈的情绪对比。

    在这一段里,丛澜安排了躬身转和跳接燕式转。

    躬身转总是美得夺目,丛澜也最能在这个旋转里赋予情感,但她常用的是把这个旋转放在最后一个动作,以此作为整个节目的结束。

    每次她的贝尔曼盛放于冰面,众人都会为之赞叹。

    就连编舞师也习惯为她这样编舞。

    可这次不一样,丛澜要求了这个旋转的位置,就在连跳之后,放在第二个技术动作。

    收尾的动作换到节目前端,表现力也就要随之改变。

    轻柔、脆弱,这是一朵花,娇嫩鲜艳,却生于泥淖之中,没有得到它该有的养分,世俗的黑暗、前途的绝境,让这里没有了靓丽色彩。

    唯独它,唯独这朵看上去快要湮灭的花蕾,颤颤巍巍地成长、长大、盛开。

    它是对美好的渴望,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丛澜向后仰着,肩背腰弯成弧线,手臂与浮腿优雅地打开,就跟热烈灿烂的鸢尾花一样。

    很多人瞬间想到了以丛澜为原型的八音盒,上面的旋转小人就是躬身转的姿态。

    节奏加快,音量变强,压抑的情感被释放,接起的贝尔曼旋转速度极快,已经看不清楚她了。

    停下后丛澜向外迈出两步,舒缓宽阔的钢琴音色,正式进入的高音区,于音乐情感的转变中,跳接燕式将这段内容承接、递进。

    deathdrop的跳接方式总是那么的震撼人心,丛澜跳得很高,落得很稳,迅速进入仰燕的旋转姿态。

    于谨在场边松了一口气。

    丛澜前不久伤到了脚踝,最近两日跳接十次有三次会带点小问题,还好,这个做得很不错。

    一分二十秒过后,余下的两个单跳就正式进入了加分时间。

    【我才意识到,第一个跳跃居然不是3a】

    【按照bv,剩下的肯定是3a和3lz】

    【第一个必须是3a啦】

    单跳的第一个动作不是3a,是3lz。

    孙娅然看着丛澜再次展现了属于她的高飘远3lz,半是感慨半是佩服:“短节目三个跳跃里有两个单跳,其中a跳必须有,丛澜自从升组之后能跳3a绝不跳2a,不过她都是放在第一个跳跃位置,也就是大家常用的开场第一跳。但这次,她将这个最难的跳跃留到了最后。”

    于蒙接茬:“知道这个困难程度有多高吗?全世界的女单里,丛澜独一份。也是她第一次这样做。”

    丛澜曾经有两个赛季,是把3a放在加分区间的,分别是索契冬奥赛季2013/14,以及之后的2014/15,而且还是先3a再3lz这样的位置编排。

    10和11年是jr赛季,短节目常用的是3a2t和3a3t,倒是没有什么参考性。

    从12年提前比sr算起,四个成年组赛季里,丛澜有两个赛季都是把3a放在短节目一开始的。

    技术动作位置的变动会影响完成度,后半程体力疾速消耗,别说高难度动作了,就连非跳跃的步伐、旋转都可能会变形。

    短节目设立加分倍数以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要这个加分的,许多一般的选手们,仍旧将自己的三个跳跃放在前面的一分半以内,为的就是在体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