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458节 (第1/2页)
褚晓彤想到了自己:“也是,我都十八、九了才出的3a,她们才15,有机会的。” 队内有丛澜,她是紫微星的高度; 队内有褚晓彤,她是天才的高度。 前者难以望其项背,后者却还可以远远地瞧一瞧,做个标记,列个目标,说不定就能赶上了。 两人闲聊着,说了一下关于平昌冬奥的向往,虽然新升组的女单将来也要跟她俩争名额,毕竟冬奥最多只有三人。 但丛澜和褚晓彤言谈间,并没有希望后来者难度低于她们的内容。 相反,褚晓彤和丛澜都盼着她们赶紧出高难度跳跃。 “快点出难度,快点成长啊!”丛澜道。 褚晓彤:“苗苗儿得快快长高长大啊!” 她们殷切地盼望着,洛蓓蓓也好,周妍宁也好,或者其他人也好,有高难度,有好技术,最好比她俩更强,撑起梯队建设,撑起花滑未来。 世青赛四天,第三天的男单自由滑结束,沐修竹了比赛夺得第一。 遗憾的是,jr有点青苗不接,女单、双人、冰舞的成绩都不是很好。 这个比赛一结束,jr组今赛季就正式过去了。 花滑大型比赛只剩下了sr的世锦赛。 于谨回来一周后,又跟丛澜去了美国波士顿,准备参加今年的世锦赛。 赛季末的这两场决定“世界冠军”的重要比赛,同时也是他交成绩的关键赛事。 沐修竹的答卷很漂亮,就看丛澜能不能延续她的神话了。 与对沐修竹的要求不同的是,大家期待的不是丛澜夺冠,而是她能否继续破纪录。 有人说,既然你十三冬那么厉害,世锦赛呢? 可以复刻当时的成绩吗? 编舞师奶奶的小论文又被人翻了出来,截图最末两句,记者直接在报道日的采访中,毫不遮掩地问了出来。 “能在接下来几日的比赛中,完成你的三连冠吗?可以做到那个天文数字一般的成绩,来证明你的国内赛水准是能够对标国际的吗?” 他问的是“可以吗”,语气却带着反讽,笃定一样地嘲笑着丛澜国内赛成绩的水分。 对于这来势汹汹的问题,丛澜轻轻一笑。 “你怎么知道我不能呢?”她反问。 记者:“……那我等着看。” 丛澜:“记得擦亮了眼睛。” 第252章 15赛季世锦赛 丛澜的回应不可谓不霸气, 让本就是看点的世锦赛再度掀起波澜。 于谨听到有人觉得丛澜的回应太过狂傲,不太好。 他耸耸肩,相反, 于谨认为丛澜这话说得很不错。 “如果到了现在,她还缩着收着, 那算什么世界第一?”于谨轻笑。 丛澜这话嚣张吗? 好像是有一点。 但有问题吗? 没有。 “她破纪录难道不是很正常吗?就丛澜现在的水准, 国内赛水分?你小瞧谁呢?”陆心怡冷哼。 她是阿美莉卡女单, 当初跟丛澜一起比过jr组的赛事, 也能算是同期, 可惜的是,陆心怡没度过发育关。 虽说现在没退役,不过也跟退役差不多了, 日常只能参加掏钱的b级赛, 以及全美比赛。 国际赛没有名额, 她杀不出去。 顾忌到学业, 陆心怡现在把重心逐渐转移, 可能过两年就真的退役了。 朋友:“你还挺真情实感。” “你不懂,”她正开车往波士顿赶,差不多要五个小时的车程, 顺便跟朋友说道, “看着我喜欢的选手往后面越走越远, 我也是高兴的。” 朋友翻了个白眼。 陆心怡:“没觉得她很酷吗?特别好一女孩,我现在唯一遗憾的就是没办法近距离与她打招呼。” 不能参加同一场比赛, 就损失了一个接触的渠道。 冰迷们日常调侃“我现在去学花滑还来得及吗”, 打趣的也就是这点。 不知道有没有人去做, 陆心怡倒是先做到了。 如她这样的花滑选手不少,还有特意赶来看比赛的。 这场赛事中, 观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