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3节 (第2/2页)
忍不住想去瞅瞅天才的模样。 门票很多,因为压根就卖不出去,人们总是喜欢看明星选手,sr里能出,jr是真的少。 所以,jgp分站赛场观众席一向冷清。 op以后门票被临时买了一波,女单短节目过后,因为网友讨论又吸引了一批人来看,余票没有清空,但至少能填满场馆的四分之一了。 欧洲国家还是小,人数一点都不多。 很快,丛澜的sp与采访等视频也全部就位,好心人带上话题分享给了大家。 在感谢好心人的同时,冰迷们点开视频收获快乐。 快乐地看完丛澜的曲目,等着出分,见到t与p的差距之大,让大家震惊。 【这个p分真的是很久没见过了呢】 【jr是一直这么低的吗】 【但是为什么她的完成度这么高,p分却才排到了女单的第五?】 知道裁判黑,没想到居然这么黑。 他们不满了。 · 第二天的女单自由滑在下午五点,丛澜清晨早起,去做自由滑的合乐训练。 把抽纸放在不算宽的围栏顶端,丛澜特别注意了一下,怕它摔下来。 抬头的时候扫了一眼,丛澜问:“怎么这么多人来看op啊?” 比昨天比赛的人数都多。 于谨也茫然:“不清楚啊,可能放假了吧?” 掐指一算,今天是拉脱维亚的周五,当地人确实也该放假了。可这会儿是半上午诶,他们总得站好这周的最后一班岗吧? 丛澜甩甩辫子:“不管了。” 她迈入冰场,绕着转了两圈,先熟悉下冰面。 昨天短节目比完之后就抽了自由滑的出场顺序,jgp跟世锦赛四大洲不同,虽然人多,但只要你不退赛,不管短节目排名多少,都可以比自由滑。 其实本来也是给运动员锻炼大赛涨经验用的,真出个前24才能进自由滑比赛,那就本末倒置了。 不过,分组还是按照成绩来的。 倒序,六人一组,人数没正好够36,所以就拆作了几个五人组,留最后一组分了六人。 这也是规定,要尽量确保最后一组是六个人。 短节目成绩前六的几个组内抽签,丛澜抽了个第一。 真巧,跟她名次特别相配。 于谨裂开了。 同一拨裁判,同一个打分习惯,还是特别容易被压分的第一出场。 他也不能打击丛澜,便抑制住自己,说了句不错。 于谨:“第一也行,冰面会好一些。” 丛澜:“嗯呐!” 选手们的节目编排早就递交给了承办方,裁判知道她们一会儿比赛时会用哪些跳跃和旋转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在赛时更改动作,相反,很多选手都会临机应变,针对自己的失误来做动作的更改。 op结束以后,丛澜没急着走,站在冰面中央看向四周,张开双臂,然后右手臂折叠,将手掌收于左肩,微微弯腰,与在场的观众道谢。 脚下一个点冰,她左转,再度复制如上动作。 一连四个方向都照顾到了,丛澜才笑着在大家的掌声中滑到了出口,收拾好,啪嗒嗒地走人。 换下训练服,穿上白金两色的运动鞋,丛澜戴了个帽子,拉着行李箱跟于谨他们走人。 刚走出场馆,就看见有三五个陌生人在外面等着。 丛澜好奇地瞅了一眼,对方激动起来,拉着同伴的手,一叠声的“啊啊啊她看我了她好可爱”。 丛澜:“……” 陌生人,其实我听得到也听得懂。 她站定后,于谨“嗯?”了一声,稍后就见有人上前跟丛澜搭话。 语速太快了,于谨只能听见个“fighting”,再联系对方的神情,他猜测这是在给丛澜加油。 咦?这么快就有外国粉丝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