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2节 (第2/2页)
个笑话,技术最高、合乐最强的第一名,p分甚至没打过第五的。” 听到这话的冰协随行官员:“……” 别骂了别骂了。 于谨在给丛澜拿了吃的以后就去找了人,冰协的人向isu提交了异议申请,认为在pcs打分上存在问题。 很快,主席和裁判监督回复,没有问题。 于谨:“……” 妈的,老子想骂人。 你们自己判分又监管,有没有问题不还是你们自己说了算吗! 有本事加个第三方啊! 他面无表情,显得阴沉无比,看着很像想打人。 跟着过来的许教练拉了他一把:“别犯错误啊。” 于谨深呼吸。 在冰协的人劝导下,几人转身从这里离开。 在外面不好说话,一腔怨言只能等着回去酒店了再讲。 丛澜啃着最后一根香蕉,配合拉脱维亚的工作人员去跟二三名一起接受了简单的采访。 因为三人分属不同国家,中文俄语日语,翻译也是够够了的。 于谨形容那个中文翻译:“跟烫了舌头似的话都说不清楚。” 丛澜:“毕竟中文最难嘛~” 好在丛澜英语听力不错,没被这烫舌头的翻译给带歪了话题。 · 丛澜中午睡了个午觉,太困了遭不住,一觉俩小时,醒来后吃了两口东西喝了水,就去冰场训练了。 于谨跟着她过去,看到她在冰面上做着基础训练,不知不觉间,他眼眶红了。 看见孩子这么努力认真,有点时间就花在冰上,分明有着拿高分的实力,却硬生生被人给按了下来。 要是技不如人的话他也就认了,可这分明是无条件的打压! 他不服!!! 丛澜还在那里练滑行,正维持上半身不动,做燕式的几个变形。 于谨在场外越想越生气。 花样滑冰的赛事体系中,国际赛经过好几次变动,有的取消了,有的新增了,有的改了名字,有的从a级赛事变成b级,有的从b到了a。 花滑大奖赛系列其实历史悠久,但最初分站赛的各个国家各自为战,并没有纳入到同一个系统中。 是在1995/1996赛季的时候,才被国际滑联整合到一起,再加了一个大奖赛总决赛,最后形成了gp-gpf的完整赛事。 中国杯coc是其中最年轻的一站,2003年才有。 承办方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每一站的三个名额、可以有外卡送运动员去其他站比赛等等。 这些是明面上的好处,暗地里还有些别的。 当年选择费力承接大奖赛,国内冰协不乏有着想改善自家运动员国际待遇的考虑,可惜,目前来看收效甚微。 “承办赛事,终究还是……”于谨有些难过,“说话的还是国际滑联。” 只要isu高层是欧美国家的人,只要那里的人有国籍歧视,只要他们有利益交换,那么,被轻视的国籍选手们,就只能成为他们的棋子。 实力够强,他们就无法夺走属于你的荣耀。 ——在于谨看来,这句话就是个屁。 加害者轻飘飘一句心灵鸡汤,就盖上他们的龌龊了? 旁观者无可奈何,但至少不要助纣为虐。 那是丛澜,是无数个丛澜这样的人,用命在冰面上摔打得到的实力,凭什么就被一句话抹杀了? 我一百分的实力打不过她八十的,你还要说,是我实力不够强劲,否则我肯定能拿第一。 凭什么? 我能拿到一百分,你非要我考一百五才行,凭什么? 规则你制定,审阅你来干,裁判你负责,监督你来当。 自产自销啊?! 强如国球,这些年来技改了多少次,每一次规则变动之下牺牲掉了多少好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