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3节 (第1/2页)
3a有8.5的基础分,3t是4.1,加起来的话这个连跳就是12.6了。 第二跳只能连t或者lo,在不重复跳跃种类的前提下,这是丛澜能做到的最高分。 要知道,国际赛场上一线女单常用的3lz 3t也只有10.1分,少这个连跳2.5,是个巨大的分差了。 丛澜在意念空间里摔摔打打,现实中,于谨正在台灯下给她排兵布阵,看看怎么做跳跃才能实现最大的技术分。 以前带邹蝶的时候,给她排跳跃旋转要抠着技术动作来,于谨头都快想秃了。 现在倒好,丛澜的技术储备太充足,他想怎么排就能怎么排。 虽然明年才会去参加jgp系列的比赛,但训练肯定是要超前一到两年的。 技术又不是今天练了明天就能成,都要经过时间的稳固与打磨。 于谨就干脆让丛澜把2010赛季的国内赛当成练手的了,反正她十二岁的年纪也没办法出国比。 现在把3a塞节目里,就算崩了也不怕,都是自家人。 于谨:“嘿嘿嘿,3a,青少年组女单的3a。” 为什么青少年组的时候大家不把3a放进短节目呢?因为她们不喜欢吗? 不是的,因为她们不会跳。 男单都不一定能稳3a,丛澜现在的稳定率却很不错,再练一年的话应该会更稳妥。 3a3t也可以试试,于谨心想,这样的节目构成,要是编排步伐和旋转能够定在四级的话,到时候这分数真是要逆天了。 光设定的技术基础分,丛澜就够甩别人一大截了。 于谨写写画画:“唔,要是3a3t练不成的话,换成3lz3t也可以。” 这个分数也不错。 于谨:“3a2t也好的。” 反正怎么排都很不错。 他开始期待比赛节目早点定下,比赛早点到来了。 第14章 那一抹月光 丛澜在首体这里待得很适应, 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她跟于谨说好协商着选曲,她来敲定最后的选择,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两人都疯狂分享各自的曲库。 在这个方面, 丛澜有点吃亏,因为她在这个世界的生活时间比较短, 对经典乐曲了解很少。 除了于谨带她以外, 花滑部这边还更改了模式, 排了许多的大课。 比如单双人冰舞们一起练习滑行什么的, 还有冰上的体能训练。 没两天她就在这儿混熟了。 前天, 丛澜刚跟大家一起玩了冰上拔河,特别的快乐,那冰面都被她们这群人的冰刀给削掉了半层, 不知道刮出来多少冰花。 在五十米折返跑的游戏上, 她还获得了第一名呢, 奖励是一盒食堂出品的低热量蔬菜沙拉没有酱。 丛澜:“……” 沉默。 最后两名负责整冰, 开着整冰车把被霍霍不成样的冰面给好好恢复了。 对比起来, 丛澜就觉着,这蔬菜也挺好的。 · 国际滑联的规则变动是经常的,每年五月都会出新改的裁判技术手册。 有时候大改动, 有时候就改几个细节。 英文原文一经发布, 运动员、教练、冰迷、相关从业者就会纷纷下载解析, 然后找出来与上一版的不同之处。 这时候,于谨他们就开会一起解读, 看看国际滑联又搞了什么幺蛾子出来。 要是太坑爹的话, 这个会议的走向就会变得神奇起来, 到最后需要主持人进行控场。 方晨已经在国家队就位了,带着自己的团队来接洽, 浩浩荡荡二十多人,忙里忙外地脚都不沾地面。 于谨每天都要开会,总教练那里让他们花滑的人一起通读技术手册,刚好也借这个机会跟对方取取经。 · 丛澜正式入队要等到七月以后,现在她有个临时的饭卡,这俩月就先跟着在队里蹭课蹭饭。 食堂的大厨做饭水平不错,她在这里吃得很开心。 褚晓彤:“……” 齐妍:“……澜澜你这都第二碗了吧?你不控制体重的吗?” 褚晓彤那里只有菜,还是少油少盐的。 丛澜从她的碳水里抬头:“额,我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