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第1/2页)
价格到是不贵,在镇上买普通的细布还要两贯六百文呢,陆遥直接给钱结了账。 掌柜的麻利的将那匹细布包裹好,两人抱着布走出来。 赵北川道:“怎么买了这么久,我都要进去找你们了。” “别提了,大兄我们刚才在里面碰见个非常可恶的伙计!”小年绘声绘色的把里面发生的事说出来,听得赵北川一愣一愣的。 陆遥把布递给赵北川,“虽说受了点窝囊气,但也不白受,这匹细布便宜了三百文。” 小年一脸肉疼,“还是太贵了,这颜色也不适合大兄和小豆。” “本也不是给他们俩买的,你自己拿去做衣裳,我看你上次给小金子做的就不错,这次自己试试做几件穿。” 小年激动的小脸通红,“真的吗?”马上又摇摇头,“不行,这么好的布料,我怕剪坏了。” “有我在呢,我帮你剪出样子,你自己缝。” “嗯!” * 明天县试就要开始了,陆遥赶紧给小豆准备考试用的东西。 首先棉衣、棉裤、棉鞋不必说都要穿上的,县试管的比较松懈,并不像乡试和会试那般严格。听说乡试和会试只准穿单层的衣服,怕有人在衣服里夹私作弊。 烤篮里装着水囊和吃食,还有笔墨纸砚。 考试一共三天,正式一场,复试一场,招复一场。每天早上卯时三刻开始,到下午未时末上交试卷。 县试的内容基本就是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选则书上的一段话,令试者填充缺少的句子,跟后世的完形填空差不多。 墨义则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解释,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 小豆子四书五经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只要考试时不发挥失常,基本上有八成几率能考中,另外两成在天意和心态。 万一遇上极端天气,便是成年人都抵挡不住严寒,更别提年幼的孩子。陆遥祈祷着考试那几日天气晴朗,千万别下雪。 * 二月初五,一大早陆遥和赵北川早早起来,和面擀面条煮了几个荷包蛋。 寅时一刻,小豆和小年闻着饭香味醒了,两个孩子打着哆嗦穿上棉衣。 “快起来吃饭,莫要耽误了考试的时辰。” “哎!” 热腾腾的汤面吃完身上暖乎乎的,陆遥最后检查了一次考篮,确定里面东西齐全,锁上门一家四口朝县衙走去。 考试的场地就在县衙旁边有一座科考棚,坐北朝南用一圈栅栏围住,看起来有些简陋。 他们来的时候外面已经聚满了人,今日来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