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126节 (第3/3页)
刘挽听到自己又被委以重任,赶紧劝道:“三年的时间有点短,要不五年?” 结果被刘彻瞪了一眼,刘挽不得不小声的道:“家大业大,总有不配合的,非墨家钜子所愿。” 不想刘彻一听冷笑问:“难道不是他无能?” 第191章 松一松 话很难听, 架不住说的也是事实。 刘彻对墨家钜子明显并不满,立刻问刘挽:“你没有想过......” “父皇,不成。”刘挽知道刘彻的言外之意,但也想告诉刘彻, 这件事不可以。 “我们要用各家, 并非是让各家只能对我们唯命是从。比起控制他们, 孩儿更愿意让他们发挥所长。一味的由我们来掌控, 他们会失去生机。父皇要的是可用之人,而不是听话的人不对吗?”刘挽莫可奈何的劝说刘彻, 希望刘彻不要犯下错误。 比起要一群听话却没有能力也干不了事的人, 刘挽相信刘彻想要的, 从来都是干事的人。 刘彻确实被刘挽说动了, 但还是有他的想法,道:“墨家众人本事太大,人数众多,又不听调令。对他们动手只是对他们而已。况且, 需要杀一儆百。阴阳家的人也不愿意听你的号令不是吗?” “听不听, 大家商量着来,不能因为不顺咱们的意,咱们就出手收拾人家。把之前他们的功全都抹去。过河拆桥只会让各家心生厌恶。纵然父皇如今只不过是想一个墨家完全掌控,但在其他各家看来,那就相当于父皇企图控制他们所有人。”提起阴阳家,刘挽自知刘彻所指必是刘挽跟阴阳家提起火/药的事, 她和安夫人的对话传到刘彻耳中。好在刘挽早有心里准备, 做事也从来没有想过瞒刘彻, 刘彻知道她也无所谓。 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想法, 要是都统一哪里来的百花齐放。 安夫人忧心刘彻, 难道刘挽不担心。瞧她对火/药并不积极。 至于刘彻提的杀一儆百,果真是杀一儆百?别忘了刘彻自己可以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前。 想当年刘挽寻上墨家的时候,哪一个不怕刘挽坑他们。 好不容易刘挽用行动向各家证明,刘彻说归说,并没有要对各家约束到底,才有百家齐聚的场面。要是刘彻让刘挽出面控制整个墨家,怕是各家都得跑。 实在话,大家都一样,都不喜欢完全被人控制,该松得松,该紧再紧。 “况且我们早已有言在先,墨家的人不受管束,按我们之前定好的规矩处置他们就是。墨家的人出面也就罢了,他要是不出面,我们一律依国法处置。这件事说到底也是我们有理。落人口舌让我们自己落入下风,父皇不会做出自断其臂的事儿。”刘挽给刘彻仔细的分析利弊,末了还不忘拍一句刘彻的马屁。 她是坚信刘彻从来不是蠢货,当然不可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有利自己。 刘彻笑笑的看着刘挽,“你只管帮着他们。” “这话父皇说的有些没良心了,我要帮他们不也是为了帮父皇?”刘挽瞪眼反驳,她到底帮的谁,刘彻心里没点数?刘彻要是敢说出她没帮着他的话,看她敢不敢就那么干? “你啊,半点亏都不肯吃。”刘彻还真没办法说出刘挽不帮他的话。作为一个得利者,刘挽助之良多,为此刘挽在有些时候也偏着点别人,那刘彻也断然不可能不许。 刘挽就不接话了。 皇帝这种生物,尤其是老刘家的皇帝,那在后世都是出了名的薄情寡义,任你先前做得再多再好,一但有一桩事不如他们所愿,都有可能在他心里被全然抹去。 墨家的人,怎么说也是刘挽寻上他们的。不错,大家是互惠互利不假,刘挽也知道应该让墨家的人出面把自己内部问题解决,以免影响大汉。 但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刘挽是想给墨家留一条活路的。 人不能只想到好处,半点人情都不讲。 墨家有问题,大汉朝廷就想办法解决问题,一言不合就要把人灭掉,那就不怎么好了。 刘挽不吱声,刘彻即看起一旁的奏折,一看刘挽要找书看的架式,刘彻立刻指了面前的奏本道:“帮为父看一看。” 刘挽一听立刻幽怨的望向刘彻,没有像刘彻一样可劲儿的使唤人。 “你要是困了可以去睡。”刘彻补上一句,证明他这个父亲还是心疼自家女儿的。 对此,刘挽想了想后道:“算了,睡不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