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70节 (第2/3页)

答案,刘挽却已然抢一步道:“父皇说的哪里话,父皇不是我最大的靠山?父皇不护我?”

    此时此刻的刘彻?

    他能说自己不是吗?

    他能说自己不会护着刘挽吗?

    偏偏刘挽一脸认真的凝望着他,无声的询问着, 等待着。

    算了算了, 刘挽还小, 懂什么了, 有些事也不必一直提。

    “护,自然是要护的。”刘彻立刻肯定的回答刘挽。刘挽马上高兴得眉开眼笑道:“我就知道。”

    开什么玩笑, 刘挽怎么能让刘彻生出危机感呢。

    别管事实上刘挽能靠的到底是卫青或者霍去病, 亦或者是她自己。明面上她就是要让刘彻知道, 在她的心里, 一直以来最可靠,最能靠的人从来都是刘彻。

    恰好,刘彻也并不希望有人脱离他的掌控,对他造成危机感。毕竟, 谁都清楚的知道, 刘彻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谁要是成为他不能掌控的人,下场已然可知。

    哪怕作为女儿,儿子,刘彻都能下手解决的人,不会有人觉得他不能痛心杀一个女儿吧?

    要是不想凉凉, 无论在任何时候, 都不要企图去跟刘彻斗。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才是真正能够相安无事。

    亏得刘彻不知道在刘挽的心里是这样想的他, 否则怕是要把刘挽吊起来好好的训上一顿了。

    反倒霍去病有些不太自然, 不过,刘挽已然道:“父皇,诏书,诏书。”

    终于可以向天下人展示,出头的机会并非只有读书识字,刘挽能不捉紧时间?

    末了,刘挽又悄悄的问刘彻道:“父皇,此赏赐的诏令一出,未必不会有什么人毛遂自荐,有好东西要呈送朝廷,我们是不是在各州县发个公文?”

    刘彻一个转头瞪了刘挽,刘挽麻利的赶紧把事情讲完道:“要么不做,做就不好只做一半。赏都赏,不就是加多一点公文,我们又不会吃亏。须得是于国的好东西,这难道我们大汉不缺?”

    大汉有什么不缺的吗?缺的东西可多了。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包括刘彻在内,他也并未觉得外头的人能折腾出什么好东西。

    “父皇,民间高手无数,各家遗珠不少,与其由着他们自生自灭,不如为我大汉所用。互惠互得,何乐而不为。父皇没有灭百家之意,虽以儒家为尊,也是希望其他各家蓬勃发展,既然许他们发展,让他们为朝廷所用,此于大汉有利。墨家本为朝廷隐患,今可为朝廷所用,其他各家难道就不可以?”

    对,刘挽的目标明确着,与其让各家无法传承下去,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但凡有丁点可能收集他们各家的著作,或者他们各家的人,能把诸子百家传下去一些,就传下去一些,也算她没有白回来这个时代一趟。

    “你这孩子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刘彻很是头痛,他算是看出来了,刘挽的脑袋瓜子随着她越长越大,越发厉害了,听听她都说了什么?

    有理有据吧?听得刘彻都忍不住心动。

    可是,刘挽懂得是不是略微有点多了?

    他这个当爹的瞧着刘挽的样儿,都有些担心刘挽会不会因为想得太多,脑子想坏了。

    说话间,刘彻伸手抚过刘挽的头。刘挽瞪圆了眼睛,肯定的告诉刘彻道:“父皇,我没有发热。”

    她是一时头脑发热才会想出刚刚说的一番话吗?怎么可能是呢。她分明是蓄谋已久,不过是因为时机未到,不敢说出口而已。

    后世多少人为了诸子百家好些没有流传下去的学说而遗憾,那是华夏的瑰宝。他们的各种想法,在一个时代如同流星一样的璀璨耀眼,如果可以,刘挽希望能够将他们的著作收集起来,保存起来,让他们得以流传下去。

    文明的火种不可不重视,如果不是有无数先人前扑后继的保护,华夏能有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吗?

    刘挽心里打定主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