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57节 (第2/3页)
后来被刘彻指来教起霍去病和刘挽, 那刘彻也没有打算改地方。想刘挽一个奶娃娃在当年压根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却如何也没有想到, 最后跟他们耗得最久的人竟然成了刘挽! 五经博士们心里也是极苦的, 无奈这份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卫长公主她们上课的地方就在九华宫,值得一说的是, 宫中并没有正式的学堂, 皇子皇女们都是就近教导, 刘挽觉得既然董仲舒都提了应该兴教育, 多建学堂,皇宫是不是也该有个正式的学堂?总不能把皇子皇女们往废里养,那岂不是坑。 额,这个事先放一放。谁让眼下的刘彻膝下只有她们三姐妹, 刘彻也没有这个心情管宫里建不建学堂的事儿。 刘挽已然摸到九华宫的小课堂, 刘挽停在门下,屋里传来一阵清脆的女声道:“孔孟之道,为陛下所推崇,自有道理。仁之道,非为男子才能学,女子也一样。只不过男子将所学的道理用于国家朝堂之上, 而我们女子多用于内宅, 与人交往之中。可是, 纵然用于小处, 也不可不学, 更不可不知。” 咦!刘挽很是意外,她听见了什么,孔孟之道,对,她算是在这个时代第一回听到孔孟之道四个字,可是随之一想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推崇的不正是那么两位吗? 嗯,了解他们的著作,理解他们的思想,运用他们对人们所指出的内容,不应该吗? 相当的应该。 刘挽个子小,听见了声音即让跟着她的人都站得远远的,她也不需要看见人,就听着屋里的人讲讲课就好。 “如果两位公主愿意,不仅是孔孟之道,诸子百家皆可读之。”刘挽本来就为里面的人而震惊了,结果这一位又补充了一句,很是认为卫长公主和刘嘉在有最好的基础下,能够多去看看诸子百家的书。 “先生,我识的字还不多。”刘嘉小声的补一句,很是不好意思的。 “无妨,谁人不是从不会到会的,令仪公主如今所识的字不多,今日识得了两个,明日识得三个,积少成多,自然慢慢的都会认得了。”没有责怪,也没有笑话,这位声音先生温和的安抚着刘嘉,希望刘嘉不必有压力。 刘嘉听着重重的点头道:“先生放心,我以后一定好好识字,再也不偷懒了。都怪我不听二姐的话。” 是的,刘嘉怪自己没有听刘挽的话,每日识一两个字,以积少成多,这样一来她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尴尬。 “泰永公主?”听到刘嘉提起刘挽,那位女声不确定的问起。 当今天子膝下只有三女,长女是卫长公主刘琦,次女泰永公主刘挽,三女令仪公主刘嘉。她们这些想被选入宫中教导这三位的人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这第一天只来了两位公主,中间那一位公主未至,这是? 不是她们三个当先生的人不好奇,只不过宫里的事她们初来乍到,不宜多问。 “是我二姐。娘和大姐都说,二姐尚未满周岁就已经跟着表哥和父皇听课学字,如今书里的字就没有二姐不认识的。二姐早就让我识字了,是我不想,又有娘帮着我,所以......”提起刘挽,刘嘉是满脸的崇拜和兴奋。说到自己的时候,就很是不好意思了,要不是她犯懒,她就可以像先生说的那样,多读一些书。 刘挽汗颜,果然,有时候家人说的话就是没有当先生的说的有用。 想她多久前喊着刘嘉识字了,刘嘉愣是不当回事。 也罢,那会儿的刘挽瞅着刘嘉也觉得太早让她识字有点为难人,三四岁的时候,该玩就得玩。又不是人人都是她,都得活得像她一样。 “泰永公主,闻名久矣,却素未蒙面。” 不难听出此人言语中流露出的遗憾,都进了宫,谁能想到她依然没能见到刘挽这位传说中生来见着刘彻这个皇帝爹立刻笑的公主。 这个,这个,听着这话的刘挽觉得,她还是别让人对她有太多期待的好。她不就这样而已,没有特别的地方,也并不值得人注意。 “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两位公主有没有兴趣了解了解它们都有什么样的长处,又有什么样的短处?”好在那一位也不纠结,很快反应过来的问起重点。 她们能作为先生选进宫为皇女授课,自是希望她们能够教好皇女。 “有。”卫长公主和刘嘉异口同声的回答,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