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节 (第3/3页)
之主。” 宫中长久的寂寞,为少芳磨练出了一手精湛的绣艺。 她一直以为,这本事只能用来打发时间,抑或是讨好男人,从未想过还能借此为自己撑开生活的一片天。 王池看着少芳恍惚的神情,微微笑了:“去吧,再也不要回来,往后余生,为自己而活吧。” 少芳谢恩之后,在侍女的搀扶下离开,室中重新恢复了寂静。 “娘娘往后有何打算?”姚黄担忧地问道。 她的娘娘如此心善,甚至为张氏这个曾盛宠多年的妾室找好了退路。 可她自己呢? 琅琊王咄咄逼人,竟是要逼娘娘去死。 娘娘该怎么办?郎主会不会为了太子,也逼娘娘自尽? “我还能有什么打算呢?”王池叹了口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父亲不该在这种时候与安儿斗起来的——既没有用,又平白损耗了实力,将自家逼到这种骑虎难下的地步。” 姚黄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保持缄默。 王含再怎么说,也是皇后的父亲,是太原王氏大王一脉的家主,不是她一个婢女能够置喙的。 “罢了,罢了。”王池无奈地摇了摇头,“事已至此,父亲就算不这么做,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她反复琢磨着眼前的局势,思索着破局的办法。 如今太原王氏两支,正斗得你死我活、不死不休,更要紧的是,两方真正做到了势均力敌,无论是从实力还是理据上讲,都很难彻底地压过对方。 再这样斗下去,只会平白损耗双方的实力,闹得个两败俱伤。 对于王池而言,如若能做太后,那自然是好事一桩。 可她既眼睁睁见证了先帝在位时的隐忍,见证了大行皇帝的无力与愤怨,心里便十分清楚,在如今的江左,皇帝并没有那么好当。 她向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或许并没有为一个王朝掌舵的本事,也承担不起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 既然如此,那她为什么还要为了这个地位而去争抢呢? 她最大的孩子,今年不过九岁,并没有什么十分过人的天资,也没有大行皇帝那般与实力不符的收拢皇权的巨大野心。 对于普通人而言,权力未必是个好东西。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对于弱小之人而言,权力很可能并非青云梯,而是催命符。 既然如此,她又何必非要去行那稚子抱金之事呢? 为了一个帝位,大行皇帝与琅琊王兄弟阋墙,再也无法恢复如初。 平心而论,王池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这样的覆辙,她只想让他们好好活着。 “没错。”王池抿了抿唇,很快就说服了自己。 在这冷寂无情的深宫中,他们母子四人,只想好好活着,不愿沾染任何是非。 “娘娘?”姚黄不明白王池在说什么,探询地问了一句。 王池摆了摆手,示意要自己静一会儿。 她反复提醒自己,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目的,自己绝不能忘了最初的动机。 她之所以暗中怂恿张氏弑君,为的不过是保全自己和孩子的名声,以及性命与前途。 而今大局未定,但很明显的一点是,太子虽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可在琅琊王与王安一脉的阻挠下,他若想成为江左的新帝,绝非一件易事。 闹到最后,父亲很可能会选择牺牲自己这个女儿的性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