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 (第2/2页)
与阿岩的一件小事情了。 那就是关于记简笔,当时阿岩问的是——我可以学习你的办法吗? 而在自己思绪忧愁,会不会固化他们的思维之时,明显看到阿岩眼里的担忧。 自己当时也明白阿岩是在害怕自己不准他学习这个办法,但并不明白这背后的底层逻辑。 现如今回头去看这件小事,其根因是在很多地方,知识就是一块蛋糕,它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资源当中,人们是不愿意分享的! 因为一旦分享,就会给自己创造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也正是因为这样闭塞的思维,使得知识越学越有限。 而想通这一点,许泽平对于两所私塾先生的行为,有了最深刻的理解,也有对应之策。 既然你们不想踏出交流学习这一步,那么就由他这个县令来推动这一步。 至于岭北县学中的先生,许泽平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改革需要的代价过大,他还是顺应大流不去打破这个规则。 在教育资源充裕的地方,县学只选去生员。 而在岭北这种教育资源贫瘠的地方,县学最低也要是个童生。 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许泽平自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去私塾授课?” 蒋书吏和洪书吏都很诧异,这是为何? “对,去私塾中授课。” “大人,小吏可以问问原因吗?”蒋书吏并不认为自己作为书吏,有这个职责去授课。 “因为知识需要交流,岭北县城的学风较为贫瘠闭塞。”许泽平指出了当前最重要的弊端:“若是我们官吏,不能够打破这个闭环,那注定我们岭北将来的人才只会越来越稀少。 若是你们作为官吏,能够身先士卒去给希望私塾给这些孩子们授课,一定会引来诸多人的好奇.... 你们想想若是你们是百姓,一边是免费官吏教学的私塾、一边是收费秀才老爷教学的私塾,你们会选择哪里?” “自然是官吏教学的私塾!” 许泽平点头,“那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岭北的两所私塾先生,必将会收无可收。” “对,这样就直接打破县学之间的平衡。” 这就是许泽平目的的第一步,他的第二步,就是将两位私塾先生收编到希望私塾中来。 而第三步,就是将希望私塾改为希望学院。 让两位私塾一人担任院长、一人担任教谕。 至于希望学院的宗旨就是——交流学习、知识育人。 当然关于希望学院教育经费这些也不会让慈善基金会全部承担,慈善基金会仍然向从前那样承担它们承担的那部分即可,剩下还缺得则是由府衙来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