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小炮灰也要读书_第35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 (第2/2页)

就不像是个凡人,好似下来普度众人的神仙。

    “免礼免礼,诸位。”许泽平温和的抬手,示意他们起来,然后笑着说道:“本官初来乍到得也不了解诸位同僚,不如诸位同僚介绍介绍?”

    “小官姓杨,单名一个杰字,是岭北县的县丞。”

    “小官姓陈,单名一个灵字,是岭北县的主簿。”

    “小吏姓袁,上长下运,担任岭北县六房书吏。”

    ...

    一通介绍下,许泽平大概将岭北县的在职人员都了解了一番,除去吃皇粮的县丞、主薄,余下属官都是凭靠府衙税收过日。

    大景采取的是两税法,分为夏收和秋收。

    而地方税收大致分为田税、商税、工匠税、关税以及盐税。

    每种税收不一,有高有低。

    但是岭北县能够收到的也就只有前三种,且许泽平还翻看一下老县令递给他的户房宗卷,府衙的税收主要来自田税。

    大景田税不算重,总体上面是十取一。

    但是岭北气候特殊,说是两季秋收,实际上就只有一季...

    而地方上收到税收以后,要交七成于国库。

    也就是说,地方府衙要靠着剩下的三成养活府衙的属官以及应对天灾。

    说实话,许泽平看到户房宗卷时,头皮都是发麻的。

    今年夏收上来的粮食三万石,余下三成,也就只剩下九千石粮食。

    看着九千石粮食还挺多,但是仔细算一下,一石粮食=120斤粮食,一斤粮食约莫3到五文钱,置换成银子也就只有7000两左右。

    其中县令一年俸禄84石粮食、三十六两白银、一百二十斤猪肉。

    县丞一年俸禄75石粮食、二十五两白银、八十斤猪肉。

    主博一年俸禄70石,十八两白银、七十斤猪肉、这些是固定的开支。

    现如今一斤猪肉十五文左右,这么一细算,还觉得多吗?

    至于商税,小农社会,商业并不发达。

    每年能够收到了商税约莫六七千两,能够留下来的也就只有几百两。

    这也是为何书吏们跑路的原因。

    县令、县丞、主薄在怎么说也有固定的标明的俸禄,而他们...呵,那就得看府衙库中剩下的粮食和银钱了。

    多数时候,各房书吏都拿不到一两银子,所以这样的日子他们留下来干什么?

    而书吏都拿不到一两银子,更何况是三班们呢?

    很多时候都吃不饱饭,久而久之也就都散了。

    老县令将三班六房的宗案都交接给了许泽平以后,又将岭北县令的官印、行移文书这些当着众人过了一遍明路交给了许泽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