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中世纪村居 第6节  (第2/2页)
在人的背上灼热似火,安妮与伊莎贝拉大汗淋漓。    伊莎贝拉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她侧脸看见一旁大路上骑马信步而过的铁甲骑士,心有悸动:“要是咱们家也养匹马就好了。”    安妮便问:“一匹马得花多少钱。”    伊莎贝拉摇摇头,说不知道,但她双眸一转,竟然提着裙子径直追上那名骑士,问他的马值多少钱。    伊莎贝拉是个漂亮的小孩,人人见了都和颜悦色,那骑士对她答道:“这可是战马,十个银币也难得。”    安妮心想,那么普通的马匹,大概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    次日,伊莎贝拉把缎带泡在捣烂的花汁里浸染,再用粗盐固色,晾干了,缝成蝴蝶结的式样,先把头发编成一条又长又粗的大辫子,再绑成发髻。    红艳艳的缎带衬着浅色的长发,显得肤白娇俏。    屋子门口,安妮坐在矮凳上,将清晨采来的,带着露水的花瓣揉进在商店买来的几种谷物细粉,然后放进盆里,用布盖着,收在楼梯下。    这就是酒曲了,等待酒曲发酵,长出白毛,是需要耐心的事情。    安妮给乔治布置了任务,叫他去山坡上砍一担柴回来,等到了傍晚,安妮打算教乔治与伊莎贝拉识字。    没错,就是识字。    她两天之前还不晓得,原来乔治和伊莎贝拉还没有来得及跟米勒先生学习算数和单词。    原主年龄大,曾跟着米勒先生读过一本经书,大部分单词都认识。    采购完粮食回家之后,安妮在院子里用树枝在地上写字算账,乔治在一旁看,竟然不知道她写了什么。    安妮便安排他们二人每晚饭后跟她一起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还有基本的数学,常识知识。    夜餐,安妮煎了香喷喷的熊葱饺子。    吃过饺子,安妮把大麦的单词写在地上。    “九月十月播种,次年五月六月收。一亩地,若是旱年,能产大麦五桶,若是丰年,能产八桶,一桶麦子,常年能卖六十到八十个铜币。”    安妮想了想,又说:“如果想提高产量,还可以用堆肥在播种期覆土。”    乔治有些不解。    “堆肥是什么?”    “肥料,比如鸡粪,牛粪羊粪,收集起来堆在土里让他发酵腐烂,用火烧过之后,可艾萨克进田里,这样作物就会长得更好。”    “我常去康尼骑士的农庄,怎么从来没见他们这么做过”    “康尼骑士家的农庄,使用的是耕牧轮休法,每隔一年,畜牧的地方会用来种地,种地的地方第二年又养牛羊。”    “所以康尼骑士农庄的粮食产量,能比得下临近几个村子的骑士,所以他颇有积蓄呢。”    …    菜畦里前些日种下的菜籽已经出落成整齐的青色苗叶。    萝卜长得很快,已经都有了红艳艳的颜色,拳头大小,安妮在屋前迫不及待拔了几颗。    先把萝卜菜切碎了喂给院子里散养的鸡,再把萝卜切好加盐和柠檬腌渍在陶罐里,用湿布封好,隔四五天,再把萝卜取出来。    配上山里溪潭里捞的鲤鱼,用铁锅炖够了一个小时,配着安妮用麦子粉蒸的馒头。这还是米勒家头一次吃馒头,大家都觉得比面包好吃。    又过些时候,牛皮菜长成了,安妮又腌了一缸咸菜。    待到收割麦子的季节,安妮的蜂蜜,也到了收割的时间。    在割蜂蜜前的一周,安妮每天都用晒干的香草烟熏蜂箱,为的是预防昆虫和蜜蜂的天敌。    收蜂糖那天,安妮叫上了伊莎贝拉与乔治,安妮把每个箱子里的蜂蜜都割下三分之二,用纱布包了,挤进陶罐里。    家里的罐子几乎都被用上了,装了满满的四罐子蜜,按照市价,估摸着能换十来个银币。    连续三四日,安妮与乔治都是天一擦亮就出发,用布包着罐子往镇上去,为了避免惹眼,他们把蜜分别卖给几个商店。    第一天,换了四百多个铜币,第二天换了三百九十多个铜币,第三天,又换了接近四百个铜币。    二人与店家把这些换成了好存放的银币,一共十二银币,零六十铜币。    乔治高兴的不成样子,说以后要更用心伺候那些蜂,安妮只感觉松了一口气,她终于带着乔治去了自己一直想去的地方。    香料店。    如今的普通人家里,用香料多是本地自产的,外地香料都跟着船运来,一点点都贵的惊人,安妮之前还听乔治说过,富有的康尼骑士家里有一箱胡椒。    那东西是他女儿未来的嫁妆,象是很宝贵和体面样子。    安妮盯上的并不是那些。    “辣椒你是说,那种红色的,味道很刺鼻的吗?有,我这里有。”跑了两家店,终于有一个老板带来了好消息。    安妮与乔治站在被香料环抱的柜台中间,等着老板从抽屉里找辣椒的功夫,她一样样地去看如今的香料。    除了基本的肉桂和椒之外,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大陆,本地人不知道怎么吃的食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