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8节 (第1/3页)
中原便是从牙缝中抠出一点来,也足够我燕国吃了,燕国不多要,只要有一百五十万石粮食,五十万套棉衣,二十万石各类的药物,就能让燕国子民安稳度过这个冬天。 还请陛下可怜百姓。 还请陛下可怜大唐百姓啊!” 异常气候对草原的摧残远远比对中原大,游牧是真正的靠天吃饭,他们甚至就连积累都做不到,不像是农耕,好歹还能依靠着往年的储备来渡过艰难。 虽然在连续十年的灾难面前,什么储备也有些可笑,但总之游牧好一些。 李慎叹口气,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诸位宰相,几乎所有人的眼中都是纠结,“诸卿,为之奈何啊。” 这可怎么办啊。 “陛下。” 最终还是洛星云站了出来,斩钉截铁的说道:“陛下,给燕国的粮食还是要给的,当此天下共艰难之时,应当要共克时艰,天下所有官吏的俸禄削减一成,诸家贵族的禄米取消,这些贵族和官吏,总还是不至于死的,大家一起凑一凑,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还是能凑的出来的。” 等到燕国世子千恩万谢的离开,李慎才略带着些忧愁道:“洛王,这削减各家和官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万一激起变动,后果不堪设想。” 洛星云又如何不知道呢,哀声道:“如今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现在不给燕国粮食,他们可不是坐以待毙,立刻就会南下和我们中原拼命。 单纯和燕国打仗还不怕,但就怕燕国一动,就给了另外几个国家可乘之机。 如果天竺和中南出事的话,那整个中原就全完了,会掀起前所未有的血腥风暴,至少中原的人口死到可以存活的地步,死到粮食够吃的地步。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大唐还在不在呢?谁又能说得准呢?” 洛星云的话让天子立刻升起了一身冷汗,现在的中南和天竺就是中原的两颗心脏,江南则是另外一颗小心脏,全靠这两个地方吊着命。 否则这么大的自然灾害,早就遍地都是烽火,到处都是要活命的流民了,哪里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神都,大唐帝国还没有明显的崩溃迹象。 现在大唐帝国因为粮食问题正处于极致的走钢丝阶段,没人知道下一步大唐会走向何方。 如果李慎认识一个年号崇祯的皇帝,大概会相当的有共同语言。 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但粮食这种问题,没有就是没有,就算是洛氏钱行能把钱玩出花来,能让国库里面充斥着钱。 但。 大唐本土加各个藩属国有两亿多的人口,但现在的产粮,就够两亿吃,如果不是帝国强大的统筹能力,能让大部分人只挨饿而不饿死的话,现在早就是饿殍满地了。 人口的膨胀比原先预想的还要高,之前计算到如今,人口大约有一亿六千万,结果现在人口却高达两亿四千万。 如果不是天灾等,这个数字还会继续飞速膨胀,再过一百年,按照之前的速度,人口就会膨胀到六亿以上,甚至七亿,仅仅是想一想,就感觉头皮发麻,这么多的人口,就算是太宗皇帝再世也不可能养活的了。 如今的大唐是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从中原到藩属国,都仿佛是坐在火山口,只要一点火星就会爆炸,然后把中原炸的粉身碎骨。 离开皇宫之后,洛星云就回到了洛王府,深深的叹息着,完全不知道该要怎么度过现在的危机,这不是人力所能够违逆的。 这些年中洛氏也不是没有努力,有关于气候方面的神器也用过,但对于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只能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建国两百多年的大唐,还能维持现在这样的和平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几乎在各个大的方位都有洛氏子弟坐镇,洛氏是真的把大唐当成自己的王朝来对待。 洛氏在如今的大唐,已经算是宗室,基本上洛氏嫡系只要出仕,用不了几年,就封国公,虽然这种爵位都不世袭,但大唐本来也没有几个世袭,然后封疆大吏的官职一封,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成为了惯例。 除了在中原和草原之外,在其他的地方,洛氏的声望现在都是天下无双,按照上一任天子的话来说,“现在能够维系藩属国的朝贡,全都是因为洛氏啊。” 这不算是夸张的话,洛氏子弟在大唐立下的累累功勋,数也数不清,几乎在最艰苦的地方,都能找到洛氏子弟的身影。 洛星云坐在府中沉思,未来到底应该怎么办的时候。 管家突然冲进来,急声道:“家主,宫中来人,唤您进宫,据说是有加急的战报而来。” 洛星云只觉眼前一黑,战报是现在他最不想听到的东西,他连忙匆匆进宫,他住的地方就在皇宫附近,其他的大臣还没有来,天子直接将战报给他看。 洛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