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6节 (第3/3页)
“郡公,根据排查,现在会稽郡中的的士族造假现象,竟然有惊人的四起! 而且这还是有确凿证据的,没有确凿证据的,还不知道有几个。” 洛府中,信使向洛显之汇报着这个惊人的消息。 士族造假! 纵然早就知道肯定有这种事出现,但事实真的出现在眼前,还是给了洛显之重大冲击,一个郡中就有四件士族造假的事情,那大梁几十个郡中,该有多少? 洛显之回过神来之后,摇摇头,明白不至于有那么多,会稽郡多是有客观原因的,其他许多州郡中,没有会稽郡的条件。 尤其是扬州其他各郡,几乎不可能有,倒是徐州和荆州各郡中,这种事恐怕不会少见。 会稽郡守自然是洛氏的人,洛显之选择会稽郡去查,不是随便选的,而是因为会稽郡中曾经爆发过一次大乱,许多家族的谱系都有丢失。 编造士族谱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正如在一个严密的系统中,任何的不恰当都非常容易被发现,而在一个已经半损的系统中,添加几笔,甚至能够成为新的底层架构。 实际上从后汉末年开始,各种大乱导致士族出逃,这种冒充士族的事情就屡见不鲜,但那个时候没有谱匠这种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说是错漏百出,毕竟士族是个集体,各种姻亲关系,以及族中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就能够冒充。 但是到了现在就不同了,有专业的谱匠给编造完美无缺的关系,甚至就连社会关系,都能够编出来。 但! 谱匠再强,难道还能强的过洛氏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士族诞生的那一刻,洛氏就知道最后士族一定会站在家族的对立面上,这是从久远的历史上所得到的经验,每一个渐渐走向巅峰的阶层,最后都会走向反面。 从先进走向落后。 从引领历史潮流的弄潮儿变成阻碍历史进步的河中磐石。 当年的邦周贵族何等伟大,为开拓诸夏做出了堪称卓绝的贡献,但是最后却成为了只知道醉生梦死之辈。 当年先祖历经千难万险,后辈子孙却连骨气都没有。 最后被从底层崛起的军功勋贵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军功勋贵也没有笑到最后,只知道打仗的一帮人,最后被经学士族取代,士人在曾经的岁月中,将知识向下层转移,让更多的人识字,能够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到了现在,却渐渐走回了贵族的道路,开始垄断这一切。 整个发展的过程,完全印证了洛氏对士族的一切猜测。 “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出乎意料一点。” 洛显之想起了自己所曾经读过的《士族论》,这是洛氏所著的书籍,只有少数的抄写版,不曾放出去,毕竟这本书足以让洛氏成为众矢之的,不过这本书在洛氏内部的流传却很广,基本上是必学的书籍,毕竟如此鞭辟入里分析的书籍,不多见。 士族造假这件事,洛显之暂时还不准备去通知其他人,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大地震,面对满脸惊骇之色的信使,洛显之认真的写下一封信,然后让信使带回去。 在信中,洛显之让会稽郡守继续关注这件事,并且收集更多的证据,他很快就会主持这件事,在合适的时间,将这件事引爆,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 会稽郡中,会稽郡守摩挲着手中的物件,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平静下来,从接到洛显之的信开始调查这件事,到真的调查出来这件事,他整个人都傻了。 他万万想不到会有这种事,也万万想不到洛显之会知道这件事。 这两个事情无论哪一个都是毁灭性的。 如果出现了造假的士族,那其他士族首先要做的就是证明自己不是假的,其中有完整谱系的嫡系,一般来说是没事的,毕竟谁生了生,又有什么亲友,这都是骗不了人的,但是这依旧会造成人心惶惶。 至于洛显之知道了这件事,会稽郡守就算是用猪脑子去想也知道,洛显之一定会借题发挥,用这件事大大打击士族的声望。 从建业返回的信使给会稽郡守带来了洛显之的信件,他展开后读罢,脸上的神色很是复杂,这封信件中的内容让他知道,他的猜测果然没错,洛显之要借题发挥。 他直接将这封信焚毁,以防止泄露。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