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6节 (第2/2页)
”。 科举,确实是个福利。 只是宁安州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些情况,纪元心知肚明,可还是给他出这样的难题。 在宁安州办私塾,跟白手起家有什么区别! 纪状元分明是在为难他! 知事从地上爬起来。 他好歹是举人,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就是得罪了一个看不顺眼的同窗? 至于这么整他吗。 知事走出去,准备再去买酒。 就听酒肆里面都在讨论纪状元。 “那位小纪大人可真厉害。” “谁说不是呢,一会能看出来果果可以榨油,一会指点了染坊如何染布,那布料,真的是好啊。” “我家的水渠才叫好看,我告诉你们,我还提前订了鸭苗跟鱼苗,明年我肯定用上。” 大家一阵夸赞,不过那话里的意思,明显打算效仿。 这个酒肆在夸,他换一家去。 可哪个酒馆里,都会有纪元的名字。 他或许还在为什么事烦恼,可其他人已经感受到纪大人带来的改变。 有人说他就是天生神童,否则做不到这种地步。 也有人说,要是纪大人能带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也愿意交田税。 最后一句,还是被人反驳了。 不过意思明显有些松动。 这也行吗? 不过也是。 要是有更好的生活,交税也是应该的。 听说,今年的染布作坊,应该就会开始交税。 因为他家掌柜直接带着布料去武新府了。 可武新府还没到,就被镇南关的布料商拦下,说是喜欢得不得了。 如今已经预定了,说是正在谈生意。 这件事,自然还是跟纪元做橡胶的附属品有关。 虽说宁安州也有些商贸往来,但这种稳定的,用银钱来换的买卖,却不是很多。 宁安州先收上来的税款,竟然并非田税,而是商税。 衙门不少人都愣住了。 再看看对方预定的布料数量,他们已经在算能收多少税! 纪元听到此事的时候,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甚至点了些怨念。 啊? 这也行? 他研究橡胶还没成,怎么橡胶的附带产品,一个比一个火爆? 刘大人甚至无师自通,在商量招更多人来做染布。 毕竟怎么把布料染得更好,是他们宁安州才知道的事。 或许以后会流传出去,但是没关系,让他们先占住这块买卖再说。 纺织行业,古往今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都说衣食住行,衣服甚至排在头一位。 纪元甚至隐隐觉得,这个科技树虽然点歪了一点。 或许也是歪打正着? 不管怎么样,现在看起来,除了他的橡胶还没做出来之外,其他都挺好的? 宁安州衙门里。 今日罕见没喝酒的知事盯着纪元看。 为什么,为什么他做什么成什么。 连布料的生意都能做出来? 那老板甚至还道:“多亏纪大人,纪大人说让草民把布料带出去售卖,没想到果然打通销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