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0节 (第2/2页)
:“放心,以后这三百两银子,绝对不会是天价。” 至少不是那种,听都没听过的。 柴烽狠狠点头:“纪大人,我相信你。” 小纪大人有多靠谱,还用得着说吗! 纪元他们前往白越寨,原本应该多带点人,毕竟是要提炼橡胶。 但现在宁安州衙门事情太多,纪元所写的计划第一部分,便足够让大家忙得脚不沾地。 当然,即便如此,所有人还是高兴的。 只要宁安州能好,做什么都可以。 所以纪元打算,他们就在白越寨里找人帮忙。 反正到时候,这技术也是要教给当地的人。 跟梯田水渠的修建一样。 虽然他们辛辛苦苦琢磨出来的方案,但是藏起来不给其他人看,那跟纪元的想法便背道而驰了。 梯田也好,水渠也好,都是有利所有山区百姓的。 所以李老爹想把这些技术拿到滇州府其他地方,也是完全可以的。 不仅要拿到滇州府内,甚至闽地,川地,但凡是这种地形的,都可以参考来看,大家可以互相学习。 梯田水渠是这样,接下来的橡胶提取技术同样如此。 纪元其实不记得水冬瓜的树皮要怎么提取橡胶,毕竟后世研究发现,有两千多种植物都可以提取出橡胶。 但大家还是会用原产地巴西的橡胶树来做原料。 没办法,名字都是以橡胶树命名的,而且橡胶树太过得天独厚。 纪元知道这点知识,还因为一个文人,苏轼。 宋朝时眉州到底记载了两件异事,一个是眉州的檀树倒了,但一夜之间又活过来了。 第二件事,则是眉州眉山县有两株桤木,这两株桤木像是双生一般,虽然是不同的根部但长在一起,枝干紧紧相附。 有人把这两件事跟苏轼苏辙的兄弟之情联系到一起,那时候他们被流放,但还是彼此扶持。 说这样双生的桤木就跟苏轼苏辙的兄弟情一般。 这种联系虽然牵强,倒还真的让纪元记住这件事。 当时说的桤木,就是水冬瓜树。 同时还有别的名字,色赤杨。 可多数人说色赤杨指的是药用的水冬瓜树树皮。 纪元他们终于走到白越寨。 水冬瓜树的村民看到官府的人,还兴奋地过来迎接。 “终于轮到我们修水渠了吗。” “不是说我们要等到九月初九左右吗。” 看着大家兴奋的表情,纪元忽然有点心虚,只好解释道:“我们过来不是为了修水渠,是在这里办点事。” 果然,众人一脸失望。 有些地方的水渠都快修一个月了,就他们,还要等到九月份。 一想到修好合适的水渠,他们的粮食就不怕水淹了,那个心就跟挠一样。 最近大家都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家只等着工匠过来,给他们划好地方呢。 白越寨的村长还能有点理智,他对这两个官爷也有好感,上次通知收割稻子,就是他们过来的。 “两位大人,那你们过来是做什么事?” 不知道谁喊了句:“难道是让我们交田税的?!” 这句话让大家的失望变成惊恐。 柴烽知道大家的抵触,赶紧道:“不是,不是,我们是想过来做点实验,其他地方都不合适。” 实验两个字,也是纪元说出来,柴烽记住的。 一听纪元想要色赤杨,村长松口气,他以为什么大事呢,不就是一点树皮吗? 当然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