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4节 (第1/2页)
太子叹口气,谁也不看,也不吩咐御医们去忙。 贵妃跟五王爷匆匆过来。 这两人皇上是愿意见的。 贵妃是真正的温柔,五王爷又蠢笨。 这种对手里权力没有威胁的人,皇上甚至对他们很温和。 李首辅看着这一切,只觉得风雨欲来。 去年皇上对太子的不满,果然是个源头。 方才勤政殿的事,飞速传遍整个京城。 官署里对此简直议论纷纷。 如今外面还下着大雪,又听说京郊死了人。 翰林院这里,反而清闲起来。 特别是史官院,这事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大部分人准备外派,嘴里讨论的,也多是皇上,太子,五王爷。 有人道:“难道皇上属意了五王爷?” “有可能,听说皇上昏迷之前,让太子殿下滚。” 此话压低声音,但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少人看了看谢志福的位置。 谢志福是贵妃的外甥,此刻已经去勤政殿外等着了,做不了什么,就是露露脸。 他的位置,自然是空着的。 也有人道:“想什么呢,太子殿下是多年的太子,位置稳固,年初还替皇上祭祀了啊。” 这倒是个佐证,皇上没有废太子的想法。 主要太子也没什么过错啊。 纪元心道,历史上那么多被废的太子,难道各个都有错? 无非还是因为不合皇上的心意。 想合一个人的心意,简直是伪命题。 这个人还是皇上。 说什么做什么,都讲不出对错。 太子忽然觉得有点累,这么多年,他真的尽力了。 今年再自请去替父皇祈福,只怕也不成了。 太子那边的想法,翰林院史官院的众人自然不知道。 朝中世事多变。 他们还未真正进入官场,已经感觉出来了。 纪元听着大家说话,心里只盼这个冬天赶紧过去。 远离京城,才是最好的。 纪元手里是应天府的风土人情。 既然去那里做事,肯定要了解当地的情况。 不少人还是羡慕他的,也问道:“十一月十五,是不是还要去太子府陪读,是今年最后一次了吧?” 纪元点头,不仅是今年最后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 年后正月他就会上任。 只是可惜,跟李首辅的半师生情没能维持太久。 今年最后一堂课,是资治通鉴里面的内容。 李首辅照例给他提纲,让他来补全内容。 纪元五经里,学的就有春秋,春秋为史书,《资治通鉴》也是如此。 同为编年体的史书,在浩如烟海的典籍里,自然格外重要。 当年宋神宋为此写序,讲:“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这么厉害的书,纪元之前读过吗。 自然读过,读史书不读此本,那也白学了。 纪元还跟殷博士对此书有过交流。 但如今再学,似乎感觉更是不同。 纪元这会看的,倒不是即将学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