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2节 (第1/2页)
至于,为什么要去应天府。 纪元想起他看到的那人经历,不由得想笑。 纪元这边回了话,就到史官院坐着了。 既是休息,也是整理思绪。 王长东,京籍。 二十五的时候,也就是化远二十年时,考上秀才,之后屡试不中。 托了家里的关系在京城顺天府做了小吏,最后找到机会去了较为偏远,却有发展潜力的建孟府正荣县。 为何说有发展潜力? 当时朝中说,要在附近修运河,等修好之后,沿途一片,至少能发展起来。 便是建孟府也是依托运河起来的。 但消息没放出去,那边依旧是穷苦之地,所以一个秀才,也能被安排过去当县令。 这种情况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 去了正荣县,接着便是出了那档子事。 罪责推脱干净之后,去做了从七品的给事中。 化远三十二年,正七品的民司官员。 从这之后,就是林大人他们没打听到的。 纪元终于在吏部看到升迁情况。 化远三十六年,王长东被调到应天府,直接去了油水多的户司。 并且还是户司代主事。 说是从六品的官职,实际掌握正六品的权力。 好个升迁之路,好个顺畅无比的升迁之路。 纪元握住自己的手指,眼神沉静而镇定。 他应该高兴的。 王长东。 户部代主事。 人在应天府。 他从有意去往吏部,趁着年底吏部升迁名单出来要查阅大量文书,便主动过去帮忙。 最近几年的文书并不难找。 知道对方在化远三十二年人在湖广司的民司,很快就查到后续的情况。 要说对方已经够小心了。 当年在正荣县。 先是自持身份,都人称王县令,真正知道他名字的人,要么被朝廷斩首,要么见势不对直接逃跑。 还有就是知道的,也不太敢说。 林大人也不在正荣县了,更不好查。 程教谕身为教职,也不怎么跟他们接触,费了一番功夫才知道那人的名字。 好在,如今都明白了。 户司可是个油水部门,自己迟早会找到对方的把柄。 十一月初三,天气越来越冷。 去年的天气已经足够不同的了。 今年好像更冷了。 纪元从官署离开,一路走回家中。 这次回来,只见里面灯火通明。 怎么了? 白和尚捏着信件,眼圈通红。 白和尚向来不会这般,他没事还劝大家莫要着急。 很有身为和尚的修养,在刑部的时候,甚至还能劝上司。 这般着急,纪元只见过一次。 当年青云寺差点出事那会。 可现在的样子,明显要着急得多。 难道是青云寺出事了? 纪元猜得果然没错。 “青云寺,青云寺被查封了。” 白和尚深吸口气:“说是建孟府不少寺庙出现问题,和尚强买田地,强行征收香火钱。” “年前被举报之后,青云寺也顺道被查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