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4节 (第1/2页)
后续职位的安排,人才的选用,也会参考三榜的名次。 而每上一步,下面都是无数读书人的肩膀。 再厉害的天才,能考上三甲同进士,都能喜上眉梢。 没办法,天外有天。 你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但这世上总有比你更厉害的天才。 再拿蔡丰岚作比。 他在正荣县县学的时候,也做过丙等堂,乙等堂的第一名。 之后遇到纪元。 但纪元也不是个例。 蔡丰岚到了府学之后,一直在二堂读书,就可见,在夫子们心中,一堂的三十人,个个比他要聪明,比他有天赋。 此话说起来残酷,却是事实。 那话怎么说来着,你觉得自己是金子,但京城金碧辉煌。 约莫就是这种感觉。 越是如此,府学这边,就越看中纪元。 而府学的看重,确实给他准备了另一条路。 纪元被喊到府学的时候,看着左右训导两人,就知道事情不一般。 殷博士也在旁边,作为纪元的五经博士,大家相信他更能劝动纪元。 他们要劝的内容便是。 “明年的会试,要不要考虑放弃。” 会试? 放弃? 左右训导,甚至是学政也商议过这件事。 对纪元来说,放弃明年的会试,不失为件好事。 殷博士无奈,直接道:“你们同他说明白吧,让纪元自己考虑。” “你可知三榜之间的差距?”右训导认真道,“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 纪元是知道的。 如果说进士天然比举人,秀才要高。 而如今天齐国的官场,特别是高官,非进士不取用。 这能看出来几个功名之间的差距。 但进士之间,也有分别。 比如一甲,也就是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直接授从六品官员。 榜眼探花为正七品。 再比如二甲,二甲也可入翰林院观政,就是实习,但品级就要以从七品开始。 最后的三甲同进士,也就是人数最多的那种。 一般来说,都是正八品的官职。 等到外派的时候,大多都会授“县丞”的职位。 是的,县令都不是,而是县令的副职。 对一般人来说,考上同进士也可以,至少是进士了。 但对于纪元这种天才来讲,建孟府府学对他就有更大的期待。 至少,也要考到二甲吧? 纪元今年不过十五,让他直接考入全国前三十三名之内,似乎有些为难。 到考到三甲同进士,又有些可惜。 为何可惜? 左训导解释道:“每个榜单的考生都会有个上限。” “前三自不用说,考下来便是六品官员。” “二甲的三十人,还有机会参与庶吉士的选拔。” “到了三甲,上限就低了,若想为以后考虑,放弃明年的会试,对以后的收益更大。” 说白了,天齐国朝廷不成文的规定。 一甲,二甲的功名,会被重用。 三甲的进士,基本不会被重视,以后升官的路会非常艰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