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_第2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7节 (第2/2页)

关注的学生,文章随便看看就行。

    等于说,被重点关注的学生们,几率反而更大,因为他们会被单独列出。

    那些学习还可以,但却不是很突出的,就看夫子当时的心情了。

    用武营的话来说:“府学,除了前三堂之外,其他人基本都被放养。”

    这算一个并不明显的规则。

    只有在府学待时间长的人,才能摸透。

    为什么?

    因为科举艰难。

    太艰难了。

    府学五百多学生,真的没指望都考上举人,只要把最拔尖的选出来即可。

    最拔尖的选出来,着重培养,也能提高效率。

    反正每年童试进来的学生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也就是说,我们几个不出意外,最次也能去第三堂?”李锦放下手里的书,还觉得有些意外。

    大家之前都以为,岁考会决定他们去哪个学堂。

    现在却说,其实在他们进学府学之后,事情基本就定了。

    岁考当然要好好考,但也没有那么重要?

    像纪元,板上钉钉地去第一堂,几乎都不用想。

    武营之前没讲,是以为他们知道。

    李勋没讲,纯粹明白,让大家知道这些事不算太好。

    毕竟,知道自己一定会成功。

    那还会那么吃苦努力吗?

    纪元不好受,他堂弟李锦不见得。

    所以,还是让他们自己好好读吧。

    到今日,纪元也算明白府学的运作模式了。

    其实大致分为两批人。

    一批人,考进来的,这批人也会被府学认为很有潜力。

    虽然刚入学差不多,但年底的岁考结束,第二年就会帮他们调到更好的学堂,接受最好的教育。

    还有一批人,是花钱进来的。

    但花钱进来也有不同,像李锦,岳昌,一个童试第四,一个第五,府学也会重点关注。

    最后花几百两进来的学生,则要看自己的表现,表现突出,就会被关注到,从而进行培养。

    剩下的?

    那就看运气吧。

    不得不说,府学这种运行模式有些歪,却也是当下局面最能培养人才的方式。

    但也要说明,这并非当地长官多喜欢人才。

    而是喜欢有用的人。

    有钱的学生有用,那就收钱进来。

    反正都是上课,其他的府学并不提供,跟白拿钱区别不大。

    有才的学生也有用,往后是长官们的政绩,长官们也愿意给些帮助。

    在府学的生存之道,就是要有用。

    就连武营能留下,也是因为“有用”。

    纪元之前本能帮忙,却并未思考过其中道理。

    现在知道府学如何分堂,算是彻底明白。

    他之前还以为,府学会把所有学生文章都看一遍,然后排个顺序呢。

    看来是他想多了。

    这样一来,他去第一堂,竟然确定了。

    难怪要等到年后再说,估计府学心里都有数。

    二月初九开学,提前知道消息的几个人心情有些复杂。

    特别是蔡丰岚,府学的水真的太深了。

    年前因为给夫子们贽敬心里不爽。

    年后却又要得到优待。

    换了别人,或许已经在开心了。

    但他们都是真正的聪明人,实在是开心不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