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原牧医[六零] 第183节  (第1/3页)
    要想做红烧肉,猪五花当然是必备的,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拿出那么多的糖和酱油膏只为这一道菜,也是十分奢侈的。    为了让知青们在回家前跟第七生产队的同志们一起吃顿好的,大食堂真是下血本了。    林雪君找到个位置坐下后,塔米尔一屁股坐在她边上。    “你不是说我什么都不懂吗?”林雪君回头斜他,不高兴地撇撇嘴。    塔米尔脸一红,砸吧了下嘴才叹气道:“你什么都懂,林大明白。”    “噗。”林雪君拐他一下,“那你无端发什么脾气?”    “你们要回家了,俺们重情重义,都知道舍不得分别,不像有的人开开心心的,没心没肺。”塔米尔说罢了,坐在那儿鼻孔出气。    怎么阴阳怪气的呢。    “谁没心没肺了,也舍不得呢,但要见到另一些亲人,也有点期待。”林雪君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转头逗他开心:“等回来了给你带礼物。”    “过两天我们一起坐马车去送你们,帮着拎东西。你什么时候回来确定吗?到时候我再去接你,帮你拎东西。”塔米尔手指头戳着筷子,还是有点不高兴。    这一顿杀猪菜,大家都是离愁拌饭,吃得开心又忧郁。    穆俊卿那样理性自持的人,也喝多了两杯,抱着王建国一副悲伤而依依不舍的样子——都是明天相伴着坐马车转火车的人,显然抱错了。    应该抱大队长,抱阿木古楞,抱塔米尔,抱胡其图阿爸,抱木匠师父,抱得胜叔……    不过他们也的确抱了,喝醉酒的人就喜欢胡来,抱来抱去的,像一群失控的磁铁。    林雪君也喝了点酒,但没有男人们醉得厉害,便只看着大家闹,看着大家喝酒道别。    原来他们已经来第七生产队一年了,揣着害怕与迷茫的孩子们在这一年里被磨砺得硬朗了,也锋利了。    穆俊卿脸上多了些果敢坚毅,王建国也在大食堂的工作中,渐渐生出‘拥有受人尊重技术之人’特有的自信和从容。    衣秀玉长高了,孟天霞晒黑了,她们都将这一年收获的成绩和故事揣在兜里,做好了回家展示给亲人看的准备。    酒真的会让人奇怪,塔米尔伏在桌上偷偷抹了两把眼泪,阿木古楞木呆呆坐在林雪君身边,整晚像糖豆一样粘人,她中途去上厕所都默默起身跟着。可以想见,接下来到离别的日子,他估计都会这样。    大队长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被林雪君夺了烟后只是傻笑,过一会儿手指间又一根,总是不自觉地想要以此解忧。    离别前最后一次盛宴后的这一夜,有人睡得好,在醉梦中辗转。    有人睡不着,彻夜清醒地听风。    第二天早上,所有知青都放下了之前的工作,开始将全部精力用在整理东西,准备出发上,只等日子到了就出发。    生产队也安排了送孩子们去公社的马,提前喂好了,随时准备上嚼子上鞍好出发。出发时车上要放的羊毡子也提前拿出来晾晒,绝不能让大家路上冻着。    全生产队上下好像只剩下了一个主体,就是送别的惆怅和归家的期待。    早上林雪君也再次清点了东西,去食堂吃饭的路上都还在规划接下来沃勒、糖豆等动物们的托付,抵达大食堂时,远远便瞧见大队长和一位蒙古族青年正低头讲话,两人脸色都不好看,似乎遇到了什么麻烦。    看到林雪君后,大队长几不可查地朝青年做了个‘不要说了’的手势。    林雪君跟大队长打招呼时,对方故意挂起轻快无事的笑容,催她快去买包子吃。    走出两步,林雪君忽地驻足回头,那个又苦着脸跟大队长讲话的青年忙闭了嘴。    林雪君终于还是折返,郑重问道:    “发生什么事了?”    第165章 思想生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