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6章 (第1/2页)
“其一,”崔玉路道,“突厥人买了九万石粮食,却没有拉走那么多,余下的,去了哪里?尹刺史察觉有异,追回来的,又有多少?” 之前李策算过,突厥境内土壤松软,按照运粮次数,不足以运走那么多。 “其二,”崔玉路在公堂慢慢踱步,“粮草转运使胡稼,在突厥人运粮前后,出城两次。”他横扫胡稼一眼道,“胡转运使,不会有人相信你是去看风景散心。” 胡稼面色沉沉低下头,崔玉路又道:“其三,突厥进出关隘运粮的文书上,盖着叶将军的印鉴。而四家柜坊掌柜也全部指认,说叶将军亲自存银。存银的银票已经由突厥人核对过,就是他给的那些。” 第一个疑点同尹世才有关,第二个则指向胡稼,只有第三个,才把叶长庚拖下水。 “对!”刘砚捋须,“这么多疑点,怎么能定案?难道要把尹刺史、胡转运使和叶将军,全部抓起来结案吗?本官不知道大理寺如何,可我京兆府的案子,向来审得明明白白。” 崔玉路的脸有些黑。 他年纪轻轻就任大理寺卿,最不喜别人质疑他的能力,闻言轻咳一声道:“京兆府的案子,似乎已堆了很多没有审吧?” 刘砚被同僚揶揄,没有生气,承认道:“那是因为本官一直在帮大理寺审案。” 眼看二人就要当着突厥人的面吵起来,李策开口制止了他们。 “二位大人端正严明,想必就这样把案情上报,也有损大人们的官声。本王倒想问问另一件案子,大人们审得如何了?” 崔玉路迷惑抬头,刘砚也一头雾水。 卖粮案还没审明白呢,你怎么还让审别的呢? 李策认真道:“涉及本王王妃的河东道粮价大涨案,一直没听大人们提起。” 当初三件案子弹劾李策和叶长庚。 一是河东道因为叶娇购买成平仓粮食,导致粮价大涨、饿死百姓;二是卖粮案;三是朱彦刺杀尹世才。 刘砚面色稍缓,同崔玉路对视一眼。 楚王这是主动给自己找麻烦吗? 崔玉路道:“是这样的,本官和刘府尹一致认为,楚王妃是为了抗击突厥,才购买粮食。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这件案子可以了结。户部已运粮赈灾,楚王可以放心了。” 李策却缓缓摇头:“本王不放心。” 他解释道:“本王问过内人,她当初买粮,便知道买空粮食后果严重。所以已命家仆从河北道、河南道等地,陆续采购粮食,送入河东道填补成平仓空缺。那些粮食去了哪儿,本王想知道。本王妻子的名声,本王想维护。所以还是请大人们不要结案,仔细查一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