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第2/2页)
中,不乏有许多泥腿子出身的大老粗。    这商国公府去世的老公爷便是其中一位。粞    他曾与开宗皇帝乃是一村的后生,随开宗皇帝举了大旗,扯了布的也就闹起了起义之事。    原本是想着为自己搏几口饱肚子的粮,谁知却烧对了灶头!    不但成了为新帝推翻旧政的汗马功劳之臣,还赐了这国公的名头和府邸。    哥哥成了大红人,这手底下的弟弟妹妹自然也跟着沾光。    商家本就是三子两女的多子女人家,除了商二娘嫁人留在了常州外,其他的弟妹都带了家眷投奔哥哥商国公。    商四娘比哥弟要好些。    许多年前,就在哥哥的做主下,嫁给了同村的许家后生,如今带了夫婿和孩子来到随安城,虽然是想着要得些庇护的,但归根结底,也还是想着要自力更生。粞    所以在商国公的帮扶下,与夫君在城郊置了百来亩的田地。    而后又加上夫妻也勤快,孩子们也大多稳重老实,所以这些年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倒是那做什么什么不成器的两房弟弟,成了商国公甩不掉的包袱,自然也就只能随他在这府里头生了根,落了脚。    这一呆,便是好几十年。    哪怕是商国公早已去世多年,死之前也给他们分了些家产,可这三房和五房的人,也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的,就是要依附着大房。    死活不愿意离开国公府。    因此,两房人蜗居住在北苑的那两个院子之中,如今连曾孙都有了,还挤着不肯搬出去单过呢。粞    毕竟,三房和五房的老哥俩现在还在世,能蹭一点是一点。    若是商三老太爷和商五老太爷都没了,那他们那些后人再想留在国公府,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杜景宜一边起身,一边想到了去年某一回的家宴上。    那三房五房的人从她这里“借走”了不少的好首饰,至今也没有归还的意思。    如此,若杜景宜还学不会聪明,那就是她此人蠢笨的问题了。    有道是翠玉无价金有价。    这种金镯子用来打发她们最合适不过。粞    “既如此,那奴婢寻几个锦盒来装吧。”    “嗯。”    锦盒硕大,自身也有些重量。    放在手里沉甸甸的。    拿去诓一下三房和五房的人,倒是最合适不过。    准备好一切后,杜景宜才带着樱桃和骊珠候在熙棠院的门前。    不多会儿,那身后跟了罗原的商霁也从书房出来了。粞    熙棠院门前有两棵杜景宜高价买来的罗汉松,又名金钱松,那可是她招财用的“宝器”,自然是打理得十分用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