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404节 (第2/2页)
战事不是根源。百姓无田,就是不打仗,也活不下去!” 说到最后,朱厚照重重捶了一下桌子! 本以为这件事会掀起什么波澜, 结果朱厚照说完之后,整个乾清宫陷入了一种静谧之中。 这让朱厚照瞳孔微颤了下,这个时候……就都不说话了? 这让他的心瞬间狠下了许多。 其实,又能有什么大事,他有上直亲卫,十几万大军,为了自身安全,还搞了个神武卫。 而且北直隶的大部分庄田也不是军屯,不会造成军队的哗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可是阁老刚刚说过的话,忘了?!” 李东阳没有办法,“臣,自然没有忘记!” “那就回话!这些百姓怎么办?!” “若是可以,臣自然也希望百姓都能有可种之田,不过民间田亩买卖异常复杂,哪些是侵占,哪些是买卖,本身要分清也殊为不易。然,为了百姓,此事不得不做,但老臣以为当需从长计议。” “启奏陛下。”礼部尚书林瀚进奏,“正如李阁老所言,田亩买卖复杂。但民以食为天,此事又是殊为紧急之事,一日一时也拖不得。因此,臣以为,可先将皇庄之田退还于民,以解燃眉之急。” “臣附议。先易后难,本也是陛下所倡务实之内涵。且陛下为天子,富有四海,今国库、内帑存银尚余数百万,何需皇庄之田?”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他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被糊弄的君主,也不会认输。 说话之间,声音也陡然提高些,“既然买卖和侵占难以一一分清楚,那从长计议,要怎么计?” 李东阳说:“便只能清查大户之田契,调查每一笔买卖市价几何、如何成交。” “如果有问题呢?” “自然是由官府责令退还。” “哪个官府?是内阁还是顺天、保定的巡抚衙门?责令退还,怎么责令,如果不退还怎么办?”朱厚照连续不断的追问,语气之中逼人甚紧。 好在李东阳也是老官僚了,他回到:“天下官府是为一家,便是朝廷,陛下。若责令仍不退还,则强征其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想也没有敢于违抗陛下圣旨的!” “好。李阁老想得也算清楚,既然如此,朕会下旨到内阁,让内阁来督办此事。且不要从长计议了,明明都想清楚了,有什么好从长计议的?” 李东阳、谢迁一时愕然,陛下啊……陛下…… “李阁老、谢阁老,这旨意,你们遵是不遵?” 朱厚照说的是下旨到内阁, 所以,这是命令。 李东阳其实不是不想遵旨,而是觉得这件事太难,做得不好还容易引起混乱。 搭! 搭搭! 乾清宫的安静被一阵急促的跑步声打破,是靳贵,他提着官袍小跑,到了宫殿之内便跪下大声禀奏,“陛下!顺天府固安县有民乱!有两千余反民夺兵器而攻县衙!此为威宁伯与固安知县所上之奏疏,呈陛下御览。” 什么?! 众人皆大惊! 怎么会有民乱? 铛! 朱厚照拳头敲了一下御案,“李阁老、谢阁老,朕再问你们一句,这旨意,你们遵还是不遵?!” “陛下,民乱在即,此时或应当……”李东阳心头稍慌,但他抬头时看了一眼皇帝的眼神,心中一个咯噔,话也戛然而止,只能叩头说:“老臣,遵旨!” “奏疏拿来。”朱厚照伸手,并瞥了一眼边上的勋臣之首,“英国公。” 老人家身体一抖,“老臣在。” “世人都知道,勋贵之家与天子同享荣华富贵。用俗气的话说,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民乱之始,说明百姓已不堪重负。现在老百姓这滩水要翻了我这朱家小子所乘之船了。你可知道?……朕看了那道奏疏,马上考虑的是怎么稳住这艘船,你呢,你看到了你在想什么?” 皇帝语气幽幽,但分外吓人。 “……回去记得把你的田契都收好,你说的不错,那是你的,不是朕的。” 英国公大骇,什么叫那是你的,不是朕的。平日里说话是可以这样讲讲,但真要论起来,在皇权的话语环境里,哪有你的我的,都是皇帝的。你连命都是皇帝的,更何况是田契?! 第四百四十二章 拔剑 奏疏上说,固安县有两千多百姓聚而作乱,乱民将县官围了起来,甚至冲撞钦差的住处。 而局势彻底走向失控,是有人失手撞死了县衙里的主簿。 这一下不得了,死了个当官的,人人都知道自己彻底活不下去了,再加上连日的怒气积累,便是一个胆小的人也要豁出命去了。 “唉。” 朱厚照的性格是这样,小事才会生气,真的大事临到面前了,他反而会没那么愤怒。他从前世就是这样。 可能是太坏的事,让他有一种从头凉到脚的感觉,因而整个人变得冷静下来。等到一冷静下来就会发现,其实愤怒、恐惧、担忧都对事情无助,这个时候应该想着怎么去应对才最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