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  (第2/2页)
了大半茅草的屋顶,三人心中不由得庆幸。    幸好昨天就把屋顶检修完,要不然晚上又得经历漏雨的情形。特别是刘康民房间中,床尾漏雨的那处,稍不注意不仅睡不好,还得把打湿的东西拿出来晒晒。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三人还是准备了接水的容器。    毕竟茅草屋顶虽然检修过,但并不能保证没有错漏之处。    好在陈繁勋三人的手艺不错,这天晚上的雨哪怕比之前大不少,三人的房间中都没有出现漏雨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况叶三人还检查了一下其他的房间,都没发现漏雨的情况。    经过这么一场大雨的检验,三人心中对检修完的屋顶有了信心,之后秋雨连绵时也不用担心漏雨了。    这场雨第二天接近中午的时候才停,队里下午才上工。    况叶等人按照小队长陈繁荣的安排,去清理田边的水渠,给因为这场大雨积水的田地排涝。    “这应该是水田吧,有积水还要排吗?”况叶在清理排水渠的时候,不由的有些疑惑的问道。    身旁的这块田,是他第一天上工时看到的那些排干水的稻田,当时剩下些稻桩在田地里面。    来到九大队近二十天,这些田里面的稻桩已经被清理干净,队员们还用牛把地深耕了一遍。    因为这场,田里有了不少积水,结果小队长竟然安排队员排水,况叶就有些疑惑。    这块田本身应该是水田,有积水还可以减少一些杂草的生长,第二年种植水稻的时候都不用事先灌溉。    “这是水旱两用的田,种完水稻后,还要种一季的作物。”对于况叶这样的疑惑,同行的简修文他们也理解,他们当初也有这样的疑惑。    他们下乡的时候正是春季,没来九大队多久,就经历了一年中第一个最忙的时候“双枪”。    当时这些水旱两用的田,还是旱田,里面种植的作物是麦子、油菜等农作物。    他们在四五月的时候,不仅要忙着收获小麦、油菜等作物,还要进行春耕的工作,进行水稻育苗、红薯育苗等工作。    当时看着队员把地里的小麦、油菜收获后,又马不停蹄翻地、灌水、犁田。    刚刚下乡不久,就跟着队员“双抢”的简修文两人,一个多月的时间人都消瘦了一大圈。    想起那个时候,两人都不由的唏嘘,好在他们坚持下来了。    去年和他们同一批下乡的知青,有不少人都在“双枪”繁重的劳作中生了一场大病,甚至和所在大队的关系变差。    水旱两用的田地,去年也在这个时节,再次放干水,为之后的播种做准备,简修文他们经历过一遍,自然能够解答况叶的疑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