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过去震八方 第90节  (第1/2页)
    这很正常,不要说他不认识方圆,方圆也同样不认识他。    对于毛纺厂里的职工,方圆认识最多的也就是门卫了,这是因为他经常从大门口走。    管理员看了一眼批条,对方圆说道:“你等一下。”    管理员拿着批条就进了仓库,不过很快又出来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人,在他前面还有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中年人过来以后说道:“把车往门口开一点。”    “行。”    方圆连忙让司机把车开到库房门口,车屁股直接对着库房大门。    “去叫两个人装货。”中年人对刚才那个管理员说。    “好的主任。”    有厂长的批条,事情办的很顺利,十分钟后,一千米呢料就装上了车。    一千米听着真不少,可是也就二十匹而已,因为这都是标准的五十米一匹。    装好以后,方圆上了车,然后让司机开车,当然,在这之前他已经数过,厂长批的条也留了下来。    车库没问题,大门口就更不会有问题了,方圆把出门条交给门卫,直接就放行了。    半个小时后,卡车回到城里,方圆让司机把车停在一家供销社门口,进去给刘科长打了一个电话。    “喂!刘科长,东西已经拉回来了,您看送到什么地方去?”    “拉回来了?”    “对,我们现在就在德胜门内大街这里。”    听到方圆这么说,刘科长连忙说道:“这样,你就在那边等着,我这就过去。”    “行。”    方圆知道,这些东西是不能拉进轧钢厂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打这个电话。    也就十几分钟吧!刘科长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了德胜门内大街,老远就看到了卡车,直接就过来了。    方圆和司机坐在车上,看到刘科长过来,两个人连忙从车上下来。    刘科长没有管两个人,把自行车扎好,先爬上车厢看了一眼车厢里的呢料。    看到二十匹呢料放在车厢里,刘科长的眼睛一亮,然后从上面下来说道:“不错不错。”    “刘科长,咱们……”    还没有等方圆说完,刘科长就对司机说道:“把我的自行车放车上。”    “好的。”    司机答应一声,连忙过去把刘科长的自行车搬起来,然后给放进了车厢里。    这么多的车厢,就放了二十匹布,可以说百分之九十的位置都在空着,放一辆自行车还不容易。    “走吧。”    听到刘科长这么说,方圆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刘科长不说去什么地方,肯定是不能说,或者说说了方圆也不知道。    三个人上了车,司机按照刘科长指的路,十几分钟后卡车停在一处小洋楼前。    没错!就是小洋楼,小洋楼还带了一个小院,有一个大铁门。    卡车停好以后,刘科长从车上下来,上去敲了敲大门。    很快大门就打开了开门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看到是刘科长,说道:“是小刘啊!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阿姨,我过来送点东西,是厂长安排的。”    方圆在车上听到这话,就知道这名中年妇女应该是轧钢厂厂长的爱人。    只是这刘科长也是真不够要脸的,看中年妇女的年龄,最多也比他大不了十岁,不知道他这阿姨是怎么叫出口的。    这个年龄,叫声大姐不是更合适,可是这也不是方圆能管的是,他也就在心里想想。    “噢!那拿进来吧!”中年妇女把大门打开。    “好的。”    刘科长答应一声,然后叫上司机一起搬东西,他没有叫方圆,不管怎么说,方圆也只是一个小孩。    在刘科长和司机搬东西的时候,方圆也在打量着这处小洋楼。    是不一样啊!毛纺厂厂长也是厂长,轧钢厂厂长也是厂长,一个住在普通民房里,一个住着小洋楼。    大家都是国营大厂的厂长,这待遇差的也太多了。    当然,可能毛纺厂厂长的级别比轧钢厂厂长低了一些,因为清河毛纺厂是二厂。    但就算是低,应该也低不到哪去,比较清河毛纺厂的规模并不比轧钢厂小。    如果要说有区别,估计也就是因为一个在城里,一个在郊区。    就二十匹呢料,两个人很快就搬完了,然后刘科长把方圆叫下了车。    方圆知道,刘科长这是要给自己粮票和钱了,这个可不能让司机看到。    果然,来到小洋楼里面,刘科长把方圆带到一间房子里。    然后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