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26节  (第1/2页)
    苏泽点头说道:“你们雇佣这些报童,同时也让他们去街上打听,哪家店铺要招伙计,哪家酒楼上了新菜,哪家铺子进了新货急于销售,我打算在《拍案惊奇》再设一个便民互惠的版面,专门刊登这些消息。”    林清材越想越觉得苏泽这个主意极妙,能够登上南平县士人都看的《拍案惊奇》,这些商铺肯定求之不得。    更别说苏泽说的这些功能,确实也都是很多商家需要的。    苏泽又说道:“报童走街串巷,城内发生的大小奇事二位也可以记录下来,编辑成坊间杂谈消息刊登在版五版六中。”    林清材和陈朝源连连点头。    苏泽又将自己写好的全套《牡丹亭》交给二人道:    “先就《牡丹亭》连载完毕,等我写了新的戏文再送过来,版三和版四的文章,就摆脱二位兄台帮忙甄选了。”    “陈兄请起草一份契书,我聘请二位兄台为《拍案惊奇》编辑,每月薪俸二两五钱银子,为期一年,若是《拍案惊奇》能继续办下去,明年还给二位涨薪!”    陈林二人先是推辞,但最后还是喜滋滋的和苏泽签定了契书。    将报纸的事情交给二人,苏泽反倒是最放心的。    拍案惊奇靠的都是苏泽的聊斋和牡丹亭,大部分士人也是冲着这苏泽的文章来的。    活字印刷最重要的是制作活字,姚春的妻儿都在长宁卫,让他在县城印报纸,苏泽也不怕他卷着技术跑了。    其实活字技术说破了也没什么技术壁垒,不过摸索活字铅锡配比,还有将字拆出来统计偏旁部首的出现频率比较复杂,苏泽办报也是为了影响力,并不是指望报纸发财。    往深处想,活字印刷技术也是思想启蒙的“前置科技”。    正是因为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让出版成为普通人也能接触的事情,知识的价格变低,才出现了大量识字进步的市民阶层。    也是因为活字印刷的技术,降低了出版的成本,让更多的人都可以印刷宣传自己的观点。    某种意义上,活字印刷也是一场信息革命。    苏泽反倒是不担心技术扩散耽误他赚钱,在如今的东南地区,有的是比买报纸赚钱的行当。    终于办完了县城的事情,苏泽这才返回长宁卫。    每日读书教书,然后就是拉着阿方索船长刷几个语言技能。    阿方索船长从一开始震惊到现在的麻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语言的天才!    从简单的单词对话,到现在苏泽已经能熟练的和阿方索日常交谈,这一切也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已经将几种语言技能刷到了lv3后,日常对话已经难不倒苏泽了。    现在是八月初,等到八月中旬应该就能刷到lv5了。    不过日常对话已经不涨经验了,苏泽只能和老船长讨论航海技术,说些复杂冷僻的句子才能涨技能。    除了和老船长讨论航海之外,那名随船的老神父皮埃尔也是一名物理数学爱好者,苏泽和他讨论这些问题,也能增长法语技能。    就这样,长宁卫忙碌非凡,但是苏泽却在安心刷技能。    八月十日,一名小太监匆忙来到长宁卫。    第140章 秋水仙素和水杨苷    小太监是胡太监的义子,胡太监不过是个小小的矿监,在宫中也就是个正六品的典簿,身边自然不可能和大太监那样簇拥众多的义子。    这个小太监姓尤,入宫后在染织局做杂役,被胡公公看中,收为义子。    这种义父义子的关系也非常古老了,在义父如日中天的时候会庇护和提携义子,等到义父老了义子则要给义父养老。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骨肉父子尚且有亲疏,别说这种义父义子了。    不过胡公公对小尤子还算是宽厚,小尤子也任劳任怨跟随胡公公来福建监矿,两人的关系确实如同父子一样亲近。    见到苏泽之后,小太监说道:“苏相公,我阿爹说染料已经制出来,请您过去看看!”    染料!    苏泽突然想到了自己丢给胡太监的方子,没想到他的行动力竟然这么强?    林良珺竖起耳朵,听到小太监说起“方子”“染料”什么的,也立刻来了兴趣道:    “阿泽哥?什么好玩的?我也要和你去!”    苏泽想了想,还是带上小萝卜头,和小太监一起来到了胡公公的实验室。    上一次和苏泽交谈之后,胡公公有了不少新想法,实验室中又添置了不少新的瓶瓶罐罐。    这些东西都是胡公公自己制作的,苏泽再一次感慨这位胡公公的多才多艺,他连陶瓷都能自己烧制。    胡公公正在染池前记录着什么,听到苏泽进门的脚步后,他立刻转身走过来说道:    “苏相公!成了!”    胡公公迫不及待的拉着苏泽来到一个水池前,指着池子里的布头说道:    “这是浣洗了五次的布料,苏相公你看,颜色还是保持的很好,这确实是一种抗晒抗洗的染料!”    苏泽看着漂浮在水中的蓝色布料,当然,这可是人类历史上最知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