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第2/2页)
皇帝暴毙而亡之后的教训就在眼前......    是否会一条道走到黑可真不好说。    至少帝王的杀心与杀意,并不会因此而动摇。    更不会因此江辞传递到自己耳边的三言两语,而生出改变。    甘泉宫内,久久不曾等到下文的皇帝陛下唇角掀起阴鸷且冷漠的笑容,而后开口,语不惊人死不休道:    “太子未曾谋反,对吗?”    帝王的话语轻描淡写,却又如同雷霆万钧,落在苏文及那使者等人的耳边。直叫本就是心里有鬼的两人战战兢兢唯唯诺诺,面色惨白汗如雨下,匍匐在地不敢有任何的言语。    事情至此,两人的表现似乎已经足以将一切说明。    甚至于只要刘彻进一步做出询问,那么苏文及那经由刘彻随手所指定的、前往长安城中了解详情的使者未必不会将一切吐出,寻求帝王的饶恕与宽恕。    只是便在下一刻,便在刘彻起身,想要寻求一个真相。看一看他的太子是否当真如那神秘出现的言语所言一般,是否为人构陷、是否真的无有反心及反意之际。    丞相刘屈牦的长史仓皇奔至,道是太子已经起兵,已经造反。    派人攻入丞相府,想要将刘屈牦杀害。    山重水复,时来运转。    原本匍匐在地的苏文与那使者隐秘的交换过眼神,对视过一眼。不由得暗中庆幸,自己尚未于君王的威严与压力之下将一切吐出,将自己至于不利的境地。    然而刘彻内心里却是一阵恍然,生出果然是如此之感。    又或者说在这帝王的内心里,对太子、对他的儿子本能便是不信任的。    时时担忧与害怕、唯恐着那个可能。    什么可能呢?    自然是且只能是,正当壮年且年富力强的儿子造反,对着他的君父举起屠刀,想要将老而不死,已经不再年轻与健康的君父从那个皇帝的位置上赶下去。    现而今所有的尘埃落下,一个人说太子造反,两个人说太子造反,三个人说太子造反......    由不得这帝王不去相信,由不得这帝王不去做出应对,由不得武帝不由此,而将自己彻底处在那同太子相对的位置上。    “刘屈牦呢?做为丞相,他在干什么?朕要他何用?”    “丞相......丞相在封锁消息,未得陛下命令,不敢发兵。”    仓皇而来的丞相府长史如是言,低眉顺目,垂听圣训。    等待着帝王的责难与安排。    武帝果然暴怒,大骂刘屈牦废物且不知好歹,没有周公遗风。    但周公遗风是什么呢?    昔日武王薨逝,成王年幼,周公摄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