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珠在匣 第19节  (第2/2页)
  卫明姝听到此言,不禁转头看他。    妇人心神稍缓,可仍是欲言又止。    任医正看着妇人泪眼婆娑的模样,也终是于心不忍,“唉,夫人不若这样,我先开你副方子,至多再过半个月,你再来药铺一趟,若还是这个脉象,这孩子说什么要拿掉。”    妇人眼上仍沾着泪水,听闻此言却如同抓住了急流中的枯木稻草,“谢谢大夫,谢谢。”    妇人没有再说什么,拿着方子便转身离开。    卫明姝看了看四周,此时药铺已然没了外人,她轻轻的叹息,脸上面纱微微拂起。    阮文卿看着妇人远去的方向,“世上女子果然是...诸多不易。”    卫明姝眨了眨眼,饶有兴趣地问道:“阮三郎何以有这般感慨?”    “没什么,家母从前生小妹时,也是这般。当时阿娘执意要生,却是要了半条命,刚才看见这女子,想到旧事罢了。”他又摇了摇头道:“无论什么人,都该当先爱惜自己的。”    卫明姝听到此言,心中千回百转,“是这道理没错,可生而为人,亦有许多不得已。”    她不由问道:“若阮三郎以后过门的妻子膝下无子,就当真不会介意?”    阮文卿惊诧了瞬间,对向卫明姝的目光,郑重道:“自然不会。”    “阮三郎倒是看得开。”    阮文卿笑了笑,“我父母又不止我一个孩子,若要继承家业也轮不到我来操心,更何况,我所要的感情,岂是靠子女血脉来维系的?”    卫明姝微怔,下一刻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一种冲动而又坚定的感觉呼之欲出。    她定了定神,看向药铺门口,阳光洒在街道,照亮了小小一方铺子。    下一刻一个想法涌上心头。    或许,这便是她的良人呢?    “时辰不早了,明日我还要去皇后寿辰,今日就不留了。”卫明姝轻笑道:“三郎得空以后不妨多来药铺坐坐。”    作者有话说:    1出自 《赠别崔十三长官》唐顾况    2出自《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唐杜甫    第15章 强娶    ◎陛下,皇后恕罪,明姝不想嫁。◎    寿宴当日。    康王府内,康王妃正坐于妆台前,身后的婢女正给其簪着金簪。    康王妃名为唐清芷,本是襄平郡主,宣帝在位时曾随父于蒲州救助一方百姓,后战乱四起,若非有康王与康王妃一路平乱,守住潼关,先帝也不可能顺利攻入京城。    先帝登基后,康王妃同康王前往金城,手握西境大权,如今圣上继位,亦是给足了康王夫妇尊荣。    “王妃,世子求见。”    康王妃哼笑一声,“让他进来。”    脚步声渐近,康王妃看着铜镜中模糊的影子,没有言语,又轻轻摆弄了一下婢女刚簪好的簪子。    谌良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给母妃请安。”    康王妃没有回头,“你手好些了吗?”    她刚来京城,就听说自家儿子手断了节,听说是被门夹的。    倒像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都好了。”说罢,谌良安静地站在康王妃身边,向那侍女示意了一个眼神。    待那婢女走后,康王妃向后瞥了他一眼,依旧没有回头,眼眸中却多了些纵容,“说吧,什么事?”    她这儿子,向来不会无事献殷勤。    谌良脸上仍然赔着笑迎合道:“母妃,您今日在那宴席,定也能冠绝四方。”    康王妃皱了皱眉,回头扫了眼谌良:“你要不说是何事,就下去准备准备,待会儿入宫,别给我添什么乱子。”    谌良却拿起一旁的撒金折扇,轻轻给康王妃摇了摇,满脸讨好道:“母妃,真有事。”    “说。”康王妃正色道。    “您还记不记得我说过的卫家姑娘?”谌良轻问。    “自然是记得。”康王妃想了想,“怎的,那姑娘今日也要入宫?”    前段时日,她刚一入京,自家儿子便一直吵闹,说是对卫家娘子一见倾心,求她向卫家提亲。    她还不了解自家儿子?    风流放荡。也是她向来惯着他,少时不曾严加管教,待到谌良该娶妻时才知为时晚矣。    自家儿子惯会招惹些长相妩媚妖娆的轻浮女子,所幸她看的紧,才没有让他做出养外室,未娶妻纳妾之类的丑事。    他们一家久离京城,她对这京城世家之事了解不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