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228节  (第2/2页)
片刻,将她拽了过来。    他大约也能猜出宋满冬在想什么。    “我也不想费这事儿。”陈敬之点点镜子里的人,“你要是真不在意,我就不管了。”    宋满冬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看清镜子里两人的模样后,噗嗤一笑。    陈敬之弯着腰,脑袋抵在她肩膀上,“这么明显你昨天都没看出来!”    宋满冬笑着道,“大家都是这样,我哪里能瞧出来?”    若非她跟陈敬之站在一起,她还真不知道陈敬之竟然已经这么黑了!    不过这边的人普遍皮肤黝黑,尤其是驻扎的军人,都是差不多的模样,她从那些人身上转到陈敬之身上,也就没发觉这一点。    可在镜子里一对比,陈敬之就黑的太明显了。    陈敬之无奈极了,“这边紫外线比较强,虽然不热,但是很容易把人晒黑。”    他去年夏天就是没经验,过了几个月才发现自己黢黑,后来去找宋满冬之前,特意养护了两个月。    今年晒得更黑了。    所以跟宋满冬一打照面就想躲,谁知道宋满冬根本没察觉。    陈敬之想着,偏头在宋满冬脸颊上咬了一口,“你也太不关心我了。”    “哪里不关心了?”宋满冬觉得冤枉,“你要是伤着碰着我肯定能注意到。这黑点儿又不算什么,一样英俊,我才没注意到。”    陈敬之被哄的心花怒放,也就顾不上这个了。    回过神来,宋满冬已经到了要离开的日子。    陈敬之送她走时依依不舍,回忆起这几日相处的情况,又险些咬牙切齿。    宋满冬嘴巴说的好听,这几日算下来也陪他了,但旁的事情也没少做。    研究了这边的豆腐、云腿月饼、鲜花饼,还有许多其他的吃食。    走的时候还带了个锅呢。    ·    宋满冬也确实满载而归。    她在路上认真考虑过,排除掉了许多东西,只留下了云腿月饼带来的灵感。    豆腐是不适合食品厂做来卖的,而鲜花饼,不太符合怀安县这边的人口味。    她心底盘算着月饼的事情,回到河东大队后,打算休整一段时间。    没想到隔天就有人找上门了,请她多做点儿泡菜。    还不止一人。    宋满冬有些为难。    给大队上的人做菜收钱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换菜如今对他们来说也是麻烦。    知青点现在只余下五个人了,而且最能吃的陆许山已经走了,其他人的饭量不算特别大。    换回来的菜吃着着实有些费劲儿。    而且今年大家没拿野菜过来,还考虑到存放的问题,多数都是萝卜、豆角这些干菜。    其他人瞧见都有些怕了。    这两年不似刚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再叫她们这么吃,可真受不住。    见宋满冬犹豫,便有人提议,“不然咱们直接做成泡菜卖吧。”    “实话说,俺这不是给俺自己买的,是俺妯娌托俺买的。”    “我这边儿也是,我儿子朋友吃了说好吃,叫他带点儿回去。”    陆陆续续的声音响起,宋满冬这才知道,在自己去云南的时候,泡菜和酸豆角又在公社掀起来了一阵浪潮。    头一年她做的时候,大队上的人普遍都换了酸豆角,也没把这东西放在心上。    但今年,多数人换的是泡菜,酸溜溜的口感叫人一下子爱上了。    而且这泡菜里加了糖,也算是奢侈品了,拿出来待客不丢面。    大家也愿意拿出来。    于是泡菜便先一步从河东大队传到了东风公社。    河东大队的人觉得这是新鲜东西,可东风公社的许多人记忆却是一下子被唤醒了。    曾经也有一个夏日,他们呷了一口酒,吃着这样的泡菜,亦或是在闷热的午后,打开坛子,崔爽清凉的泡菜叫他们精神一阵,畅快的不行。    这泡菜是曾经在公社卖过的,他们可熟悉极了。    当下便忍不住怂恿起来,发动自己在河东大队的亲朋好友,叫他们做泡菜来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