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8节  (第1/2页)
    大朝会上,弘文馆学士李义府,参奏太尉长孙无忌私结贬官的来济、流放的柳奭,意图谋反!    姜沃闻此事,都不由回头看了一眼李义府:这位是真想出头啊。    因李义府人品不善,更因皇帝与媚娘此世并非无人可用,李义府实在没从废立皇后事中,捞到什么一步登天的好处。    所以,此时竟然如此孤注一掷,直接赌皇帝不只要打压太尉,而是起了杀心吗?    竟然直接状告太尉谋反。    而李义府之所以选来济和柳奭做为‘太尉同谋’,姜沃也很快明白过来:柳奭所在庭州和来济所在燕然都护府都是颇有兵力的,且能够接触到突厥外族,甚至能扣上一个勾连外族叛国谋反的大罪。    相较而言,让褚遂良从越南,韩瑗从三亚跟长孙太尉一起谋反,就实在不可信。    李义府也算是有备而来了。    闻奏震惊回望李义府的人有许多,但姜沃敏锐察觉到,李义府格外看了她一眼,这一眼里还有不少嫉恨和复杂的不善之意。    姜沃:?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不妨碍她觉得这人眼神很烦。    于是她不再看李义府,而是转回了头,看着皇帝。    其实皇帝到底要拿太尉如何,她也摸不准,甚至……媚娘也摸不很确切。    长孙无忌,反而是皇帝黑匣子里,唯一没有记录在册的人。    用皇帝的话说:“舅舅的所作所为,皆在心中。”    或许连皇帝自己,不到最后,也实在无法决断。    第104章 舅甥    闻李义府所奏“太尉长孙无忌勾连来济等人谋反事”,朝上一片嗡然不绝。    长孙无忌闻言,也是震惊起身回首。    他看清李义府时,眉宇间先是闪过厌恶,又有些不屑与不解——就这样一个弘文馆的钻营小官,竟然敢告他谋反。    他怎么敢的?    思及此,长孙无忌遽然回首,望向皇帝。    就凭李义府怎么敢的!    难道是……    他本就是丹陛御台之下第一人,此时他望向皇帝,君臣舅甥之间,再无旁人。    四目相对。    *    李义府又列了什么罪证,其实皇帝并没有怎么听清,他只是静静回望长孙无忌。    他知道舅舅为什么遽然回首。    是以为李义府是他安排的吧。    皇帝只觉得头再次开始隐隐作痛。    半晌,朝中静了下来。    见皇帝与太尉依旧彼此对视着,太尉竟未就‘谋反事’辩白,而皇帝,竟然也只是沉默。    李义府脸色煞白。    直到又有一人出列,打破了沉默,奏道:“陛下。太尉为宰数十年,朝野间甚具威望。若真如李义府所奏,心怀反心实乃大祸。臣请陛下勿以亲为念,细察之。”    这回姜沃不用回头找人了,直接往前看就行。    说这话的是许敬宗。    姜沃一点不意外:许敬宗恨长孙太尉的程度,也就比刘洎记恨褚遂良少一点吧。    有人首告,许敬宗连忙补一句太正常了。    姜沃还记得,若是以历史看,告发长孙无忌谋反以及最后命人逼其自缢身亡的都是许敬宗。    许敬宗站的离皇帝也很近。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到皇帝耳朵里。    皇帝移开了目光:“既有奏,按例,交由三司会审。”    长孙无忌身形一震。    皇帝又很快补了一句:“不许审以刑。”    御史台、大理寺、刑部的官员们同时想死。    虽说这几年朝上全是谋逆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