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73节  (第1/2页)
    他连忙撒手,后退半步,手忙脚乱的整理凌乱的衣衫,挥挥手打发婢女姬妾们退下。    吴浚满目悲愤:“混账东西,成何体统,你给我跪下!”    吴琦系好了衣带,慢吞吞跪在地上。    吴浚指着他,浑身颤抖:“你母亲缠绵病榻,你却在此处寻欢作乐,你……你还是不是人?!”    吴琦垂着头不说话,仍藏不住眼底的桀骜不驯。    吴浚侧头,目光瞥见那座珠光宝气的屏风,怒火攻心,痛心疾首的骂:“多积者必厚亡,吴琦,你这是沉水入火,自寻死路!”    ……    沈家,书房里点着暖笼,温暖如春。    沈聿一个个的检查孩子们都功课,怀铭怀远自不必说,文章做得很好,从不会敷衍了事,又随口抽了他们两段书,不知是哪年哪月学过的,都能背的准确流利。    怀安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程度的,他可以背出昨天的、前天的功课,可是半年前、一年前的基本就忘的差不多了,必须拿出来重新温习。    沈聿知道他资质使然,只要态度好,按部就班的完成,也不会过分苛责。    再回头看一眼已经顺着椅子爬上案头的芃姐儿,满眼笑意:小可爱,这么小就会爬桌子了,还会拆笔架,啃毛笔,真了不起!    再看怀薇怀莹两个侄女,她们向来聪明乖巧,功课保质保量,沈聿十分满意。只是怀莹在除夕夜里蹦出的那句诗,令家中大人们隐隐担忧。    趁着沈聿查功课的功夫,许听澜和季氏将她屋里的小丫鬟叫来,细细的问,那本《西厢记》是从哪里来的?    小丫鬟战战兢兢:“是年前家里搬家,书本杂乱堆积,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    季氏郁怒地问:“姑娘看这种混账书,你也敢隐瞒不报?”    小丫头才十一二岁,闻言低声啜泣:“我……我不识字。”    季氏哑口无言。    许听澜看一眼季氏,心生无奈,她这妯娌什么都好,就是遇事没主意。    “你叫什么?”许听澜问。    “夏浅。”她说。    许听澜一听便知这名字是怀莹取的,便道:“下个月换到上房去,跟着云苓。姑娘那里先不要说。”    “是。”丫鬟擦了擦眼泪。    许听澜又盘算着,从老太太院里提个年龄大一些、做事沉稳的丫鬟来。    ……    书房里,沈聿拿出在王府上课时没收的小说话本儿。这里头有怀安的,也有世子的,什么《三国》、《水浒》,《三遂平妖》……坊间流行的爽文都快被他俩集齐了。    当然,沈聿也一本没落的看完了。    “爹,你拿这些干什么?”怀安头皮发麻,一步一步的往后出溜。    “你要溜到哪儿去?”沈聿瞪他一眼:“过来。”    怀安硬着头皮凑上去。    沈聿将孩子们叫到一起,屈指点着这些杂书,重申经史子集的重要性。    “杂书话本儿固然有趣,可里头掺着许多三教九流、污言秽语的昏话,是你们这个年纪不能辨识的。坊间还有一类书,编书的自己昏了头,臆想一些情形出来取乐,这等更是混账至极。我今天丑话说在前头,免得日后有人说我不教而诛。谁要是污了耳目移了性情,做出败坏门风的事,休怪我打断他的腿。”沈聿靠在书桌前,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他今天身子不舒服,声音很沉,面色也很严肃。孩子们极少见他这般,个个噤若寒蝉,连坐在桌子上玩笔架的芃姐儿都吓得呆住。    怀铭怀远唯唯应是。    怀安简直要冤死了!这些书放在后世都是经典名著啊,眼下虽然属于杂书范畴,可也没到败坏门风的地步吧?更何况他一看书就犯困,真没看多少,哪本不是从世子的手里收上去的?    沈聿的目光看着怀安,余光却瞥向怀莹,只见她两手绞着帕子,微低着头,默不作声。    眼见震慑的目的达到了,便点到为止,鸣金收兵,叫他们散了早睡。    哥哥姐姐们鱼贯而出,只留下被骂的一脸懵的怀安——他走不了,他跟这凶爹住在一个屋檐下。    堂屋里很安静,爷俩四目相对,沈聿忽然嗤的一声笑了,揉了揉怀安的脑袋。    怀安惊悚的瞪大双眼。    云苓打了门帘,许听澜进屋,只见小儿子一脸惊恐的扑了上来,跺着脚急急地低声说:“娘,大事不好啦,我爹吃丹药把脑子吃坏了!”    “胡说什么!”许听澜蹙眉斥道。    “真的,”怀安都快哭了,“他一会儿骂人一会儿笑。”    沈聿又笑了两声。    “您看!!”怀安毛骨悚然,抱住娘亲的胳膊。    “你骂她了?”许听澜抬头看丈夫。    怀安使劲儿点头。    许听澜埋怨道:“不是说好不插手吗?这么大的姑娘最要脸面,你当着这么多人骂她,教她以后如何自处?”    怀安奇怪的抬头,姑娘?什么姑娘?    “娘,”怀安晃晃娘亲的胳膊,“我爹骂的是我呀!”    许听澜一愣,显然松了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