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第十三节 大法主阿罗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节 大法主阿罗本 (第2/4页)

会张元空那种嘲讽的口气,卡门自顾自的回忆着。

    “那时候,我刚到武荣,身上没有多少钱,穷得很,只好想办法……唔,搞了点钱花。”

    怎么“搞”到钱的,卡门没说,张元空也没问……反正,无须问也猜得到。

    “那些小气鬼啊,只不过十几个金比索而已,就疯了一样的报官。”

    那段时间,卡门过的很辛苦,东躲西藏。而同一时间内,武荣还发生了一件事情,两厢对比,让她真是无比的义愤填庸。

    “那时啊,就是景教闹出来的事情。”

    向信众们募资,理由是去作善事,以及建设一座新的,以大牛为标志的景堂,但随后,景堂不见,善事也没见作多少,负责人的家里却迅速富裕起来。在事情被揭出来后,颇有很多人在愤怒的吼着,要他给大家一个交待。

    “结果,他确实给大家交待啦。”

    “这些钱,都是大家捐给我们的,捐的本身,那就代表了信任。而真正的信任,就不应该来追问这些钱是怎么花的。”

    这样理直气壮的说着,居然就把事情平息下去了,用卡门自己的话说,直到那一天,她才终于明白了当年听过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早该想到的……那些爱作善事的人,都特别有钱,我早该想到,到底那个才是原因!”

    ~~~~~~~~~~~~~~~~~~~~~~~~~~~~~~~~~~~~~~~

    “张真人,请留步。”

    随着人群走出到外面的时候,一位小景士喊住了张元和。

    “大法主想请您过去坐一坐。”

    “哦?”

    微感意外---但又不算意外,自己一行人进入武荣已经好几天,来意么……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在连浦寿庚都已经主动表态的现在,作为“不死树”事件的直接当事人之一,按理说,也该想办法和自己一行沟通了。

    (但是,这不是因为我们代表了龙虎山,而是因为我们代表了“皇帝”啊。)

    一想到张元和的评论,张元空便觉得不舒服,却又没法否认。

    (无所谓了,出家人……本来就该万事看轻一线啊。)

    ~~~~~~~~~~~~~~~~~~~~~~~~~~~~~~~~~~~~~~~

    “张真人,请坐。”

    被延入后面的静室后,小景僧悄然退出,阿罗本笑着招呼两人坐下,并为两人倒茶。

    “这个功夫茶的泡法……我可是学了好久才学会呢!”

    只隔着一张桌子,这样的近距离下,张元空终于能够看清楚阿罗本的样子。

    和其它景士一样,阿罗本头顶剃光,只在边缘处留了薄薄的一圈头发,胡须倒是蓄得很长,无论头发胡须,都已经白如霜雪。他的面部皮肤仍显红润,但已很松驰,并有明显的老人斑。张元空估计,他的年纪应该在六十岁上下。

    “不死树的事情,很抱歉。”

    寒暄过后,终于进入正题,阿罗本诚恳的看着张元空,这样说道。

    表示说这只是景教为了“求生存”作的一点小努力,实在没有想到,居然会引发九五至尊的关注,会引来居于道门顶端的人物。

    “如果早知道的话,我肯定第一时间就把那颗榕树砍掉,和那个提出建议的人一起埋了啊!”

    苦着脸,阿罗本说,现在,景教上下都很害怕,因为不知道到底后面会怎样。

    “我辈虽是方外之人,但也知道什么是欺君之罪啊!”

    很想说一句“……到不了这一步吧?”,但想来去,张元空发现,自己既没有立场,更没有资格来说这样的话,只好假装没有听见阿罗本的抱怨,默默的闭着嘴。

    得不到回应,阿罗本倒也没有气馁,而是絮絮叨叨的回忆着这些年来景教在大夏的开拓经历。

    “很不容易啊……很困难啊!”

    抱怨说,大夏真是奇怪的地方,这里似乎是对宗教无比宽容:不同的教门可以和气的坐下来,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宗教战争,几乎所有的战斗都围绕着皇帝在展开,僧、道、喇嘛、景士……大家用尽办法,想要说服皇帝,自己所代表的宗教,是值得扶持和推广的。

    但这里又似乎是对宗教无比严苛:儒家占据了几乎所有读书人的头脑,而那怕是不识字的村夫村妇,也会虔诚的敬畏字纸,和去崇拜“大成至圣先师”。他们可以认真的对十字架进行礼拜,然后……转回头,又到村头的土地庙去点上一炷香,或者是给祖先的坟地添土烧纸。

    “神是唯一的……没有其它的名字,没有其它的代表,神外无它,但你们夏人就是接受不了这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